自6月10日入梅以來,到現在已經一周多。入梅后常州市降水明顯增多。其中15-16日出現連續暴雨,并伴有雷電、短時強降水、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截至16日16時,累計梅雨量已達100~170毫米,部分地區280毫米以上。據氣象部門數據顯示,梅雨天氣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持續強降水給常州市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和影響,也給城市內澇、排水帶來一定的壓力,還會造成河湖庫水位的上漲及土壤飽和。為了解防汛工作準備情況,常州市市委書記齊家濱冒雨先后到新市橋活動堰和新孟河工程運南段河道Ⅰ標工程和新孟河奔牛樞紐,察看工程建設進度和運河水位情況,并強調,要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立足防大汛、抗大災、搶大險,保持高度警惕,層層壓實責任,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各項工作,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城市運行有序。

防范強雷電、雷雨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對交通、戶外和水上作業等的不利影響,智水院溫馨提醒,遇暴雷暴天氣,外出行人應就近尋找安全處躲避,空曠場地不要使用帶金屬桿的物體,不要撥打、接聽手機,雨中避開燈桿、電線桿等有可能連電的物體;天氣潮濕悶熱,溫度驟升驟降,注意及時關注天氣、添減衣物、采取相應防霉防潮措施;防范短時強降雨可能造成的城市內澇、局部洪澇、丘陵山區地質災害的影響,如遇低洼內澇地區應該密切關注警示標志,不要盲目強制通行,避開危房和危墻,車輛進入深水區,應低擋通行;加強河湖庫水情監控, 及時做好垃圾、樹枝、雜草等清理工作,防止積水情況發生,做好水資源調度等工作。

近年來,隨著城市管網的不斷建設和完善,以及智能設備和技術的應用,讓城市的管理變得智慧化,也更加的高效、便捷、安全,內澇、排水難問題基本上都已經得到有效控制和解決。江蘇智慧水務研究院作為一家科技服務型企業,致力于用智慧化技術手段解決包括城市治水、基層防汛、水工監控、水利監管等在內的治水、節水、護水、管水問題,可以提供從項目規劃、方案設計,到工程施工、項目運維的全流程服務,幫助行業監管部門及企業解決涉水行業技術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