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级爽快片淫片高清特级_日韩中文字幕网_国产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好男人资源在线观看高清社区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資訊
 
行業資訊

“無死角”監管確保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 ——水利部深入推進水利預算績效管理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9-08-26  來源:紅網  瀏覽次數:682

“力爭用3年時間基本建成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水利預算績效管理體系。”這是2018年年底《水利部關于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提出的目標。

水利部黨組高度重視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多次研究部署部門預算和績效管理的重點工作,鄂竟平部長明確要求以資金流向為主線,實行對水利資金分配、撥付、使用的全過程監管,確保資金安全,提高水利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強化對“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總基調的資金保障。

《實施意見》明確的時間表和路線圖,要求預算績效管理加速實現從“過程管理”到“效果管理”、從“事后考評”到“事前設定績效目標、事中實施績效監控、事后進行績效評價”的全過程績效管理的轉變。

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

預算管理提質增效

以往,財政預算績效管理的重點在項目和政策。近年來,財政部將績效管理范圍延伸到了單位和部門。2019年,財政部將水利部等4家中央部門納入整體支出績效評價試點范圍。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內容不僅包括與年度部門預算資金相匹配的決策、過程、產出和效果,還將通過中央本級預算支出的相關政策、規劃、管理、督導檢查等,對水利部通過中央財政專項轉移支付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安排的中央基建投資等取得的總體成效進行評價,涉及水利工作的方方面面。其目的就是通過對部門整體支出的績效評價,促進部門整體績效的提升,促進預算管理水平的提升,促進各項業務工作水平的提升。由此可見,績效評價的維度已經從單純的項目支出評價全面延伸到對政策、單位和部門整體的“全方位”評價。

近年來,水利部不斷完善績效評估機制,新提出重大支出政策、預算安排時開展事前績效評估,加強績效目標指標、績效目標執行監控、績效自評和評價工作,強化評價結果應用,針對績效自評和評價發現的問題,及時歸納、總結問題存在的深層次原因,采取積極措施予以糾正,確保評價結果、工作經驗等在下一年度項目實施中得以應用,逐步建立“預算編制有目標、實施過程有監控、實施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應用”的“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機制。

同時,水利部不斷加強“全覆蓋”預算績效管理。2015年以前,預算績效管理主要集中在試點項目。從2016年開始,水利部所有一級項目績效目標分解批復到基層單位,2017年部門績效監控到所有一級項目,2018年所有一級項目實現績效自評全覆蓋。

作為績效評價試點部門,水利部今年在積極探索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工作的同時,按照財政部的部署和要求,已經實現了所有一般公共預算項目、政府性基金項目績效目標、績效監控和績效自評全覆蓋,績效管理實現了“擴面增量”。

事前設定績效目標

從源頭上防范低效無效

績效目標管理處于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鏈條前端。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績效目標的編報質量對預算績效管理的整體質量至關重要。而現實是,作為一項重大改革,當前一些單位和部門盡管有了績效管理的理念,但大多局限在事后評價為主,局限在部分單位、部分項目,涵蓋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未完全實現。對此,水利部堅持從前期謀劃源頭抓起,要求從工作和項目的醞釀階段就牢固樹立績效理念,把績效與業務工作共同籌劃、共同研究、共同思考。

水利部加快水利預算績效共性指標框架建設,逐步建立和完善涵蓋各項支出、符合目標內容、突出績效特色、細化和量化的水利預算績效指標體系。組織業務司局不斷修訂完善績效指標體系,下大力組織好“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可持續影響”等難點指標的研究確定,提出具體產出的量化的實物成果和實際效果。

同時,制定出臺預算項目定額標準,要求各單位必須嚴格按照定額標準申請預算,并參照制定和執行相應支出標準。業務標準必須與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預算支出標準等銜接匹配,突出結果導向,重點考核實績,實現科學合理、細化量化、可比可測、動態調整、共建共享。

水利部出臺的《實施意見》要求,各地各單位要結合預算評審、項目審批等,在新提出重大支出政策、預算安排時開展事前績效評估。完善新增事項的立項決策評估機制,推動對重大政策和事項事前履行行政決策程序,重大支出政策或項目首先要將對補短板、強監管的支撐作用作為申報的前置評估條件,并將評估結果作為申請預算的必備要件和預算安排的重要依據。

水利部修訂印發《水利部預算項目儲備管理辦法》,明確在項目建議環節將績效目標是否完整準確,是否全面真實、可量化、可考核作為項目儲備審查的重要內容,實行一票否決。未通過項目建議審查的一律不得進入儲備程序。

水利部還要求,要加強對績效目標的審核,把績效目標作為預算安排的重要依據,與資金規模相匹配,并在批復預算時,同步批復績效目標,作為績效監控和績效評價的依據。績效目標一經批復,原則上不得調整;確需調整的,應根據預算管理的要求,隨預算同步調整。中央財政水利專項資金績效目標的調整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事中實施績效監控

防止績效目標實施偏離

績效監控是財政部門、預算部門(單位)及資金使用單位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對預算資金的績效目標實現程度、項目實施進度、資金支出進度等情況進行階段性跟蹤管理和監督檢查,及時糾正偏離績效目標情況的管理活動,是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環節。

《實施意見》明確實施“資金+績效”雙監控,要求各地各單位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對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和預算執行進度進行動態“雙監控”,完善預算績效監控問題發現機制,保障績效目標如期保質保量實現。定期收集預算執行和項目實施信息,匯總分析監控結果,督促組織實施單位及時糾正執行中的偏差,確保績效目標任務如期保質完成。

《實施意見》明確要強化績效監控結果應用。對績效監控中發現績效目標實施情況與預算執行進度嚴重不匹配的項目,或者存在嚴重問題,預期無績效、低績效的項目,要責令其暫緩或停止執行,并將預算及時調整至其他急需項目;對因政策變化、突發事件等因素影響績效目標實現而確需調整的,應及時督促按照預算管理程序,隨預算調劑一并申請調整。

事后進行績效評價

提高預算資金管理實效

績效評價是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手段,運用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指標、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對財政預算支出的經濟性和效率、效益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目的就是要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實現財政資金對產出、產能的高效化。

構建多層次評價體系,實現中央水利預算資金績效自評價全覆蓋,同時擴大單位整體支出績效評價范圍,提高部門履職效能和公共服務供給質量。在績效評價組織實施時,引導和規范第三方機構參與績效評價工作,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切實提高績效評價的科學性、客觀性和準確性。

自2012年起,水利部積極穩妥開展第三方獨立評價,逐步在績效目標運行監控環節和績效評價工作中,探索引入第三方中介機構先期開展績效調研審核、再由專家組進行復核打分的管理機制,有效地保證了績效評價結果的科學性。

值得關注的是,有效發揮預算績效管理激勵約束作用是此次改革能否成功實施的關鍵。水利部將預算與績效有機融合,績效評價結果納入年度預算執行考核,與下年度預算安排和資金分配掛鉤,使績效管理真正具備約束力。

同時,水利部健全績效監督問責機制,對績效管理差的地方和單位進行約談并限期整改,對績效管理一般的督促改進,對擅自調整績效指標、弄虛作假造成不良影響的給予通報批評;發現違法違紀線索的,移交有關部門查處。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