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區污染防治攻堅指揮部了解到,濱海新區編制了《濱海新區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強化作戰方案(2019-2020年)》(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明確,新區將全力實施陸源污染治理行動,著力控制源頭污染,到2019年底,獨流減河、青靜黃排水渠、大沽排水河3條跨境河流,付莊排干、荒地河2條境內河流消除劣V類水體。
加快結構調整 控制源頭污染
據了解,濱海新區將全力實施陸源污染治理行動,包括入海河流污染治理、直排海污染源整治。對于入海河流污染治理,按照“一河一策”要求,新區編制了入海河流水污染防治攻堅行動方案,實施綜合整治。《方案》明確,2020年12條入海河流全面消除劣V類,2021年以后保持穩定達標。
其中,目前已達標的薊運河、永定新河、滄浪渠、東排明渠4條入海河流,保持水質穩定;2019年底,獨流減河、青靜黃排水渠、大沽排水河3條跨境河流,付莊排干、荒地河2條境內河流消除劣V類;2020年底,海河、子牙新河、北排水河3條跨境河流消除劣V類。
圍繞入海河流污染治理,《方案》指出,新區將加快結構調整,控制源頭污染。調整工業結構,加快制定“三線一單”,明確禁止和限制發展的涉水行業、生產工藝和產業目錄,海岸線向陸一側1公里和海河干流岸線兩側1公里范圍內不得新上化學原料藥制造和印染項目。調整養殖結構,嚴格畜禽養殖禁養區管理。加快綠色養殖示范場建設,實現尾水達標排放、投餌投藥減量,嚴格規范主要河道堤岸兩側水產養殖,2019年底前建設尾水處理設施,確保達標排放,堅決禁止大引大排,堅決清理非法設立、超標排放、不符合管控要求的畜禽和水產養殖場所等。
根據《方案》,新區將推進“三水”共治,削減入河污染。狠抓工業廢水治理,推動廢水直排企業全面實現達標排放,2020年底前完成所有工業集聚區污水規范化整治和穩定達標排放。狠抓城鎮污水治理,全面消除管網空白區,因地制宜改造合流制地區,實施新河、中塘等污水處理廠增容擴建工程,妥善解決污泥問題。狠抓農業農村污水治理,2019年完成全部規模化養殖場糞污處理配套設施建設,推動有機肥(農家堆肥)處理中心、養殖密集區糞污處理及利用中心建設,推行種養一體綠色循環示范工程,統籌城鄉污水處理設施、管網建設,因地制宜推進農村分散地區污水處理設施建設,2020年入海河流流域內現狀保留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達到100%。
嚴控工業直排海污染源排放
圍繞直排海污染源整治,新區開展了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將于2019年6月底前建立入海排污口名錄及“一口一冊”管理檔案,并動態更新。按照“一口一策”工作原則,逐一明確入海排污口整治要求,分類推進入海排污口規范整治,有效管控入海排污量,促進入海排污口水質逐步改善;對超標準、超總量排放的直排海污染源,依法處罰。
根據《方案》,新區將嚴格控制工業直排海污染源排放。直排海的工業企業、工業集聚區污(廢)水集中處理設施,嚴格執行地方標準或國家排放限值要求,確保全面穩定達標排放。對于不達標的工業直排海污染源,將于2019年6月底前制定全面穩定達標改造方案,2020年6月底前全部實現穩定達標排放。
新區還將強化水污染物排海總量控制。按照國家統一部署,開展水污染物排海總量控制制度試點。2019年底前完成氮磷超標企業整治;2020年底前,國控入海河流總氮濃度將在2017年的基礎上下降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