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安徽省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長效管理機制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在安徽省沿江、沿淮、淮北及江淮丘陵地區,應將供水管網由城市向鎮村延伸,逐步實現縣域供水管網“一張網”,建立一體化的城鄉供水網絡系統,實現城鄉居民共享優質供水。
對于暫不具備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的地區,則要完善縣域內規模化供水工程布局,提高規模供水覆蓋率,或是通過引江濟淮、淮水北調等引調水項目推進地下水源置換,進一步優化縣域農村供水總體布局。對皖西、皖南山區等地處偏遠、人口分散等不具備聯網條件的小型集中供水工程,要根據水源條件、用水需求等進行改造提升,提高供水保證率。
在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和水質檢測方面,縣級人民政府要組織有關部門劃定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或保護范圍,設立水源保護區地理界標、警示標志或宣傳牌。縣級生態環境部門負責監測農村飲用水水源水質,衛生健康部門負責監測出廠水和末稍水水質,并及時將監測結果通報水利部門和供水單位。供水單位要加強對水源地巡查,按要求開展水源水、出廠水和末梢水水質自檢,因環境污染或者其他突發事件造成供水水源污染的,及時向縣級生態環境、水利、衛生健康等部門報告。
此外,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實行有償供水,計量收費。農村自來水價格由縣級價格主管部門核定,在有條件的地區推行“基本水價+計量水價”兩部制水價等制度。全面落實供水水費收繳制度,用水單位和個人應按時繳納水費,農村公共用水應明確繳費單位,鄉(鎮)政府、村委會應配合供水單位做好水費收繳工作。居民供水入戶部分管道材料和安裝費用可由用水戶負擔,但每戶不應超過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