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引導供水企業提升水質,實現優質優價。支持供水企業加大水廠深度處理、管網改造等投入,不斷提升水質,逐步實現深圳全市自來水直飲,增加的成本費用在水價上予以體現。對鹽田區等已率先實現自來水直飲的區域試行優質優價政策,自來水價格可在不高于全市統一基準價格20%的幅度內適當上浮。
截至去年夏天,深圳已經有145個小區25萬居民率先喝上了優質飲用水,優質飲用水需滿足111項指標。到2018年底,鹽田區將在深圳率先實現全區域自來水直接飲用。未來將以鹽田為模板,在全市其他區域逐步推行優質飲用水入戶。
此舉的前瞻性與今年夏天發改委頒布的943號文導向完美呼應,“建立健全激勵提升供水質量的價格形成”,是水價改革的未來走向之一。
二是完善水價調節機制,設立自來水價格平衡賬戶。供水企業經監審后的凈資產收益率超過8%的部分進入平衡賬戶,當供水企業經監審后的凈資產收益率低于6%,可申請使用平衡賬戶資金進行補償。當平衡賬戶盈虧超過當年核定的全市供水企業凈資產的3%時,則啟動調整自來水銷售價格。
此舉既避免了自來水價格的頻繁調整,又有助于供水企業的動力提升,較好地平衡了用戶、政府、水司的利益,促使多方滿意。對創新水價機制的探索和建立,是水價改革的未來走向之二。
無獨有偶,跨過珠江入海口,從東岸到西岸,澳門水價的做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作為亞洲第一個把供水服務特許經營周期完整完成并成功續約25年的項目,澳門自來水項目有太多可圈可點之處。它以提高水質和服務、滿足發展需求為目標,政企雙方建立了很好的合作伙伴關系。在日常運營中政府及所委托的第三方機構對本項目運營服務質量進行定期評估,并與周邊城市的水質、水價、成本等進行比對,激勵私營部門不斷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務水準。新專營合同中規定,澳門自來水的所有收費都必須按照澳門政府公布的收費標準執行。水費由之前的澳門自來水自收自得改為澳門自來水代澳門政府向市民收取水費,水費返還澳門政府后,政府與澳門自來水結算單一價格的供水服務費。這種交易結構使政府得以更好地調控水價,維護及提升公眾滿意度。對初心的堅持和把握,是水價改革未來走向之三。初心會決定水價改革能走多遠。
在看到這些創新而卓越的水價舉措而感慨時,通常情況下我們都在管中窺豹,只看到局部的突出成績而忽略了背后的系統努力,我們忽略了深圳在優質優價上多年的不懈探索,忽略了澳門在公眾溝通上的腳踏實地。我們拿著“局部鏡”試圖窺探全局,想要模仿,卻落得東施效顰的下場。
想了解更多關于深圳水價機制創新的始末和澳門水費多方協商的全貌,想和深圳水務的姚文彧老師、蘇伊士新創建的范曉軍老師當面交流學習,請戳水價改革研修班開始招生啦 ~
在四天的課程中,講師團會收回你過去的“局部鏡”,帶給你三面全新的鏡子,也就是三種不同的視角,全面系統地傳授水價改革的方法論、關鍵點、和未來趨勢,并且從實操切入,將課堂所學應用到實際的水價改革過程中。
第一面鏡子是平視鏡
平面鏡會帶你以一個平等的角度正視水價調整的全流程,通過對F市和S市的案例學習,了解從前期準備到成本監審、從定價方案到成本公開、從聽證會召開到方案報批的程序和重點。這是對水價調整最基礎最系統的認識,基于此,才能全面鋪開工作。
第二面鏡子是放大鏡
放大鏡會帶你仔細觀察水價改革中關鍵環節的難點和應對之道,例如與政府的溝通技巧、與公眾的交流方式,如何利用新媒體的特性為營銷宣傳加分而不是減分……通過放大鏡,你能夠掌握核心問題的本質,萃取這些解決方法的精華;你還能在精益工作坊里,和同學組隊,擔任不同的角色,靈活地將所學思路運用到水價改革的每一個動作中。
第三面鏡子是望遠鏡
望遠鏡的一面會帶你飛向幾千米的高空,從全局的視角把握水價改革的時代背景、政治經濟大環境、行業趨勢,理解初心思維,掌握新時代下的水價改革新邏輯。
望遠鏡的另一面還會帶你領略國外水價機制的亮點,展望長效水價機制創新的方式,挖掘供水商業模式突破的空間,暢想水價機制改革的未來。
望遠鏡的兩面正是水價改革研修班的第一課和最后一課。
水價調整只是一個節點,絕不是終點,這也是E20反復強調水價“改革”而非水價調整的原因。誠然,水價改革是一個宏觀博大的命題,需要業界精英們共同的努力,未來水價改革一定是共建共創的。我們期待,水價改革班上有你的身影,我們不僅希望你們吸收過來人對水價改革的經驗和思考,更期盼大家能夠從現在看未來,一起碰撞交流、另辟蹊徑,共同描繪水價改革的藍圖。
若干年后,后生晚輩指著202X年頒布的“供水價格機制”/”水價調整公式”驚嘆,這是誰想出來的?好厲害!你恰好從旁經過,想起當年水價改革研修班上的一幕,甚感欣慰:“好像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