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级爽快片淫片高清特级_日韩中文字幕网_国产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好男人资源在线观看高清社区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供水新聞
 
供水新聞

山東干部李廣華來到重慶武隆區掛職一年多 走村串戶找門路(脫貧故事)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10-24  來源:人民日報  瀏覽次數:659
         山高、坡陡、溝深。濟南城鄉水務局副局長李廣華初來重慶武隆區政府黨組掛職時,這6個字,是他對當地的第一印象。

  “我來的時候,武隆正接受國家貧困縣退出評估檢查。雖然順利脫貧摘帽,但這里地處武陵山與大婁山接合部,環境地理條件復雜,脫貧成果十分脆弱,攻堅亟須鞏固夯實,在深度貧困地區,也需要進一步開展精準攻堅。”李廣華介紹說。

  “重慶和山東地理環境差距太大,不能照搬山東發展模式。”到任之后,李廣華決定先調研。區衛計委、區農委、區人力社保局等11個相關部門,后坪鄉、黃鶯鄉、廟埡鄉等16個鄉鎮,他跑了一圈,既問2010年以來的扶貧協作工作全面情況,也問2018年度工作計劃和進展、存在的問題。根據調研情況,他形成了一篇《濟南—武隆扶貧協作工作調研報告》。

  “扶貧扶長遠,要抓好產業項目,讓貧困群眾‘搬得出、穩得住’。武隆是山區,平整地塊少,要精準施策,做小而精的農業,搞不了山東的集約大產業。”李廣華說,多方權衡之下,濟南市東西部扶貧協作資金重點投入武隆區白馬鎮豹巖村,試圖讓這個貧困發生率曾高達35%的窮村找到致富路。

  要想富,先修路,濟南市投入東西扶貧協作資金720萬元,改善了村里的基礎設施、配套設施。11公里的村主干公路油化了,20余公里的社道公路硬化了,40多公里的人行步道建起來了,62戶深山里的村民搬出來了……

  “交通不便、信息閉塞,貧困戶束手無策,這樣的局面不復存在。”李廣華說,與此同時,多個產業項目有條不紊地投建投產,形成以茶葉、蔬菜、觀光旅游為主導產業的發展模式,當地農戶有了比較穩定的增收來源。

  “通過旅游扶貧的帶動,全村九成以上的農戶實現了穩定脫貧,好幾家建卡貧困戶開辦農家樂,不僅脫貧,還致了富。”李廣華說。

  在走村串戶的日子里,李廣華也發現,由于當地的喀斯特地貌,在很多農村地區,喝水還是有困難。因為長期在水利部門工作,按照區委要求,李廣華再次深入11個鄉鎮調研,希望找到治本之道。

  “保障農村飲水安全,之前工作做了不少。但是供水保證率低、水質合格率不高等問題還是比較突出。降雨偏少時,部分鄉鎮場鎮和農村出現限時供水,甚至上山送水的情況。我們估算,還有14萬多人的飲水安全需要鞏固提升。”李廣華說,針對蓄水輸水工程建設、水處理、運行管理、體制改革等方面,他一一給出具體對策建議。當地制定了《武隆區2017—2020年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實施方案》,計劃利用3年時間,全面解決武隆區飲水安全問題。

  “要剪掉窮根,首先要摒棄落后觀念,要想致富,黨員干部必須帶頭示范。”李廣華說,扶貧要扶智,他利用濟南市的人才培養優勢,協調了武隆區98名正處級干部前往濟南市委黨校參加鄉村振興專題培訓,也請來了濟南的專業人士,多次舉辦針對農村居民和貧困戶的創業培訓。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