滟瀲清波,海西碧水,口飲甘甜,咸稱大美。西出六塘,入湖兩備,東取通榆,南泓豐沛。縣建兩座水廠,東西相對,機械晝夜不歇,清醴呈瑞。百萬黎庶因之生養,千里平原為之顯翠。 嗚呼,悠悠海西故郡,千載繁茂水鄉,先秦嫗聞童誦,竟成碩項蒼茫。潤澤良田萬頃,美譽魚米之鄉。曾記古郡滄桑,雖有十七河瀆之盛,卻無清源可嘗,幸政府英明決策,破解水荒。今記往事于茲,備述灌水喜傷,可嘆道路曲折,希冀后人思量。
遙憶當年,溝渠遍野,掬之可飲,水質清冽,禾苗翩舞,鳥獸咸悅。埂上村氓行人,隨手捧之酣暢,彼時之水,可比玉露瓊漿。未知何年,包裝日興,廢塑無窮,隨手亂拋,四散飄零,遮蔽碧水,仿若枯蓬。久之,污腐漸生,惡臭橫行,饑渴之人,莫之趨從。
及至政興,衛水①為甘。六零之后廿年,淺表水井盛行。或自備或共享,或吊桶或壓龍。自掘自飲,各自圖生。八零之后又卅載,深度水井漸聞。或集體企業,或廠用連民。間有貼廠傍企,蹭水揩油者眾矣。
時至二十世紀中葉,安水②又提。忽然一日,改水再興。村村建廠打井,戶戶鋪管接孔。一日三次,分時供水。其時地表水廠一座,日產兩萬余噸,深井壹拾肆口,水塔晝夜氤氳。并網送入戶,堪稱混合水。漸有大小水廠二百一十四座,匹配電機抽水轟隆不停。未幾,地下水位沉降,形成漏斗五十里。水源即將枯竭,飲水長趨里許。夏季污水過境,僅靠泵水如泣。
時至二零一四,區域供水方啟。水務人,擔大任。統籌思維繪宏圖,全員踏上新征程。不忘初心大水務,時不待我追日行,“三過家門”而不入。興建水廠,收塵宿雨,朝霞破暝,扎寨為家,東西兩處,齊頭并舉。鋪管網,村村去,宣政策,戶戶曉。晨起衣裝精神,暮歸衣灰身疲,千里管脈腳下漸延伸。源水奔流,過格柵,入泵房,前后臭氧接觸,中夾絮凝沉淀,先炭濾,后砂濾,反沖洗后清水池,泵入管網送入戶。
農村水廠二百一十四座,決定多方聯合統籌整合。登記復核海量工作,上下協調簽約回購,不辭艱辛駁接通水,居民自發鳴炮慶賀。管網改良,降損增益。
至此,“四同”③清源覆遍,區域供水通連,飲水之困得免。八十萬人放心水功全,俱歡顏。甚悅,甚賀!
注釋:
①衛水:指1986至2005年愛委會對農村居民生活飲用水的改造,稱為衛生水。
②安水:指2008至2010年水利局對農村居民生活飲用水的改造,稱為安全水。
③四同:即“四同水”,指“同水源、同管網、同水質、同服務”的城鄉一體化供水,稱之為放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