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4 17:58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陸曉芬 7月24日,筆者走進南潯區練市鎮召林村的湖州飛杰家庭農場,青菜棚頂上若干個噴滴裝置開啟后形成雨霧,均勻地澆潤
7月24日,筆者走進南潯區練市鎮召林村的湖州飛杰家庭農場,青菜棚頂上若干個噴滴裝置開啟后形成雨霧,均勻地澆潤著青菜。“這些青菜早已找好買家,過幾天將運往杭州生鮮超市。”農場負責人毛小飛喜上眉梢,他告訴筆者,得益于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高效節水項目的建設,今年整個農場比傳統漫灌節水65%以上。在控制成本的基礎上,農場今年春季小番茄利潤比去年提高20%。

據介紹,南潯位于杭嘉湖最北邊的太湖南岸,水域面積95.0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達44.16萬畝,是浙江省重點商品糧、油及淡水魚生產基地之一。去年,南潯被列入全省第二批11個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試點縣區之一。水網密布的南潯并不缺水,該區因勢利導緊抓改革牛鼻子, 通過完善農業水利工程體系、增設農業用水計量設施、加強農業用水終端管理、建立以農業水價形成機制和農業節水獎補機制等為代表的各項機制,探索形成平原地區水稻、經濟作物的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模式,讓每滴水流過的地方都能“生金”。
“這是農場超聲波取水計量設施實時監測的每日用水量情況反饋表。”毛小飛打開電腦系統介紹,農場用水有定額,超過定額量水價提高,低于定額量還有得拿補貼,這也倒逼農場摸索起循環用水的門道,在整個農場建起一個微型循環用水生態系統。筆者在農場看到,養殖污水收集于集水池后,經過初步處理分離后進入蓮花池為池內生物提供營養,經池內凈化后的水又經過噴滴灌設備,用于果蔬灌溉。
目前,南潯區已編制出臺《南潯區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在全省率先通過部門聯合審查。南潯區水利局局長朱建章表示,今年南潯將以鎮(開發區)為改革分區,以17片典型灌區為改革示范區,細化“一村一改革圖”,提速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面積10萬畝以上,到明年力爭在全區有效灌溉面積范圍內實現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