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開始,南湖區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2015年12月,南湖區通過浙江省首批節水型社會建設區驗收,建立起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框架。
“南湖區屬于資源型、水質型缺水地區,供需矛盾比較突出,為此,今年南湖區提出創建申報國家級節水型社會,加快深化全區節水型社會縱深推進。”區水利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根據方案內容,南湖區將在加強農業節水、生活節水、工業節水改造等工程建設的同時,規范工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建立健全財政補助、節水獎勵、非常規水利用激勵制度等政策措施,大力發揮政策和市場機制的導向作用,推動形成全社會愛水護水節水的良好風尚。
在現有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上,南湖區將加強規章制度落實。嚴格落實取水許可管理制度、嚴格執行用水定額管理、深化落實自備取水戶計劃用水管理、繼續落實管網內城鎮非居民用水單位計劃用水管理、開展工業用水計量、重點取用水單位實時監控、嚴格落實差別化水價制度、嚴格落實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
重點推進落實規劃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在規劃編制前期、審查時和審批時,均將把水利局意見納入其中;深化落實建設項目節水“三同時”管理制度,在項目初步設計文件中就要明確節水“三同時”方案,并與施工圖同時審查,項目竣工驗收時,節水設施也要在驗收內容之列;開展農業用水計量,通過技改實現農業灌溉用水計量率大于等于60%的要求;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出臺《南湖區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建立健全農業水價形成機制,推進農業水權制度建設,建立農業用水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機制。
當前,南湖區已有33家省級節水型居民小區、4個省級節水型灌區、11家節水型工業企業、89家單位創建成為節水型公共機構。在節水理念悄然融入百姓生產生活各個環節的同時,南湖區將繼續深化系列節水創建活動。
開展重點用水戶清潔生產審核,開展城市供水管網改造降低管網漏損率,開展生活節水器具推廣,組織節水進社會、進校園、進企業活動,推進節水型公共機構創建力爭再創3家,推進節水型居民小區創建力爭再創3家,推進節水型灌區創建力爭再創2家,提升全社會參與節水型社會建設力度。
今年全區計劃開展8家企業水平衡測試,擴大節水型載體建設覆蓋面,再創建8家節水型工業企業。對轄區內存在用水產品企業主要包括坐便器、水嘴、凈水機等生活用水產品試行水效標識制度,推進節水型標桿示范建設,并完善節水獎勵制度、開展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探索合同節水管理和生態補償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