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多虧有了皂河灌區電灌站送來的水,俺家現在種水稻,每畝能收1000多斤,收入增加了不少。”6月22日,宿城區蔡集鎮樊灣居委會村民井道銀高興地對記者說。通過皂河灌區,京杭大運河的水流進了灌區所轄的農田。48年前,建成運行的皂河灌區電灌站,如今正在切實改變著當地群眾原本“靠天吃飯”的生活。
送水到田間 助百姓增收
站在皂河灌區的電灌站前,記者看到多個進水管道并排,運河水由水管里流出,甚是壯觀。
“老百姓能夠及時用上水栽稻,就是我們現在的首要任務。我們是24小時輪班值守,就是休息的時候,也都時刻保持手機24小時通暢。”皂河灌區管理所工會主席王勇表示,他們在2月就開始修繕檢查相關管道,5月進行一次大檢修,確保在6月份能及時給村民們送上水。截至目前,皂河灌區各支口已全部陸續引水,渠首引水量每秒27立方米,灌溉面積已完成2萬畝。
記者了解到,皂河灌區管理所提前部署,科學規劃,加強水量、水程總體及階段安排的宣傳力度,為鄉村提供灌溉技術服務指導,充分調動農民河水灌溉的積極性,搶抓用水關鍵時期,優化服務,為農民栽稻創造良好條件。
除了農田供水 它還能做這些
“這個電灌站擔負著為其他泵站、支泵站供水的重任。”皂河灌區管理所所長樊紹強說,皂河灌區管控面積39平方公里,負責宿遷市湖濱新區皂河鎮、黃墩鎮,宿城區王官集鎮、蔡集鎮、耿車鎮、雙莊街道,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古楚街道、黃河街道共35.1萬畝農田灌排和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蘇宿工業園區、宿城經濟開發區工業供水、市區古黃河生態補水任務。同時負責灌區管理范圍內的防汛、抗旱、排澇、降漬工作。黃墩湖洼地五地排澇站是灌區管理專業排澇站,排澇面積86平方公里。
據悉,該罐區有渠首電灌站1座,裝機9臺套,容量3195千瓦,設計提水能力每秒27立方米,取水于皂河閘下京杭大運河;有5座排澇站,坐落于湖濱新區黃墩滯洪區,裝機31臺機組,容量1410千瓦;33座二級提水泵站坐落于灌區高九地區,裝機66臺機組。灌區現有干渠1條,長16.7公里:支渠、分支渠72條,總長181公里;斗渠320條,總長42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