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级爽快片淫片高清特级_日韩中文字幕网_国产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好男人资源在线观看高清社区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資訊
 
行業資訊

四表合一就是墻上的美女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6-20  來源:德能儀表  瀏覽次數:646

2017年新天科技的總收入是7.45億元,產品大類是八種。2012年新天科技的總收入是2.91億元,產品大類是四種,就是水、電、氣、熱,所謂的“四表合一”。

經過五年發展,盡管產品大類增加了,但新天科技原有的水電氣熱還是基本盤,沒有太大變化。2012年時,四表收入占了總收入的96%,2017年四表收入的比例是67%。


 

總收入-億

總利潤-億

智能水表收入

智能燃氣表收入

熱量表收入

智能電表收入

2012年

2.91

0.81

1.63

0.25

0.61

0.30

2017年

7.45

1.6

2.9

1.47

0.48

0.14

增長

156%

97.5%

78%

488%

-21%

-53%

 

拋開新天科技新收購的其它業務不談,從上述收入構成上看,新天科技是典型的“四表合一”發展路線。

行業內多數民用智能儀表企業都將發展戰略定義為“四表合一”,即水、電、氣、熱。理由是智能化技術路線相同,且都屬于城市公用基礎行業,客戶屬性類似,營銷方法也類似。在歐洲、中東等很多國家,城市的水、電、氣、熱等都劃歸一個公司進行統一運營,這就更有利于“四表合一”的發展戰略。所以不知不覺中,智能儀表企業都有意無意地按這個思路擴張自己的商業版圖,特別是一些成功的電表企業,都進入了智能水表行業,如湖南威勝、武漢盛帆、積成電子等;而一些智能水表比較成功的企業,也都有自己開發的智能電表產品,如西安旌旗、泰安輕松、杭州競達等。

其實你打開儀表企業的產品目錄,很多都是四表齊全,將自己定義為“能源計量領域的專業服務商”,不僅上市公司如此,大量未上市、收入不足億元的儀表企業也是如此。但縱觀國內,有哪一家企業在“四表”上都進入前三呢?沒有!又有哪一家企業在四表中的三表上都進入行業前三呢?沒有!是否有哪一家企業在四表中的兩表上都進入行業前三呢?沒有!

筆者一直認為“四表合一”愿景就是墻上的美女,是無法變成炕上的媳婦,實際經營中,更是無法實現的戰略構想。正如曾經的3C戰略一樣,都只能停留在概念上。原因就在于,除非你一開始就進入了水、電、氣、熱行業,并占據了優勢地位,或者你擁有無可比擬的綜合實力,有足夠的人力和資金同時在四個行業進行“陣地戰”,否則這個四表合一戰略不可能成功。新天科技的具體實踐,就證明了這一點,以新天科技雄厚的資金實力、強悍的營銷團隊、行業第一的開發實力,尚不能在智能水表、智能燃氣表兩個產品上同時進入行業前三,其余有著同樣戰略的儀表企業,又如何做到呢?

但為什么這么多儀表企業,都有意無意地進行兩表合一、三表合一或四表合一呢?原因只有一個:增長地誘惑!

試想一家新上市公司,募集了幾個億的資金,不發展、不增長能給投資者交待嗎?這個股價能上去嗎?又如何實現做大做強?上市前給投資者約下的目標,含著淚也要實現呀。

再試想一家未上市的公司,可能資金不充裕,營業額只有幾千萬,時時刻刻面臨上市公司的打壓,更想把自己做大做強,最好做上市,從幾百家競爭者中脫穎而出,進入行業巨頭行列,從而脫離被淘汰的命運。

問題是如何實現增長呢?

每個人都會經過這個階段,見到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后面是什么。我很想告訴他,可能翻過山后面,你會發現沒什么特別。回望之下,可能會覺得這一邊更好。”王家衛的這段經典臺詞,其實說的何嘗不是企業呢?

當你越了解自己所處的行業,就越知道行業競爭之激烈,增長之困難,厭倦之心也是越積越重,這時候不由自主地會想:隔壁老王日子過得不錯,看他也沒什么特別,有好多方面還不如我呢,我一定干得過他!

又或者,某個代理商或某個大客戶,正好有一個項目,同時需要兩種表,甚至三種表,期望你一起都做了,你是做還是不做?多數企業的第一反應就是:做!一份錢是賺,兩份錢賺得更多。一來二去,就開始講兩表合一、三表合一,甚至四表合一的故事了。

筆者正好經歷了熱量表的一次行業周期,從這個行業周期,你就能清楚地看出,一個熱量表企業是如何進入其它行業的,實際上這些企業有選擇的余地嗎?

2008年熱計量行業開始突然爆發時,大量之前在這個行業苦苦掙扎了多年的熱量表企業共同獲得了大幅度增長。在這波熱潮中不僅誕生了上市公司唐山匯中,還讓威海天罡、南京邁拓、北京添瑞祥、北京嘉潔能等一大批企業賺取了大量利潤,企業實力急速增強,成為了令人羨慕地成功企業。但到2015年,熱計量行業潮水退去,這些企業面對銷售額、利潤不斷下降的局面時,做何選擇呢?

我平靜地看到,唐山匯中、南京邁拓、威海天罡、北京嘉潔能都進入了水表行業,無一例外選擇了自己熟悉的“超聲波水表”系列,期待著利用自己擁有技術優勢的超聲波產品系列,在水行業有所作為。當這些企業進入水表行業,又面臨著是否推出全系列產品的選擇,因為道理是一樣的,超聲波水表的市場太小,無法滿足這些企業的增長需要,既然已經進入了水表行業,哪為什么不推出遠傳水表、卡表呢?這些水表的銷量更大,利潤也不錯。慢慢地,這些熱量表企業,在自己的產品目錄中不斷添加,從一個熱量表企業逐漸變成了“以熱為主的能源計量服務商”。我曾看到,最夸張的一家企業,同時推出了煤改氣、煤改電、空氣源熱泵等十二類業務,典型的普遍撒網,東方不亮西方亮經營模式。但這么多業務,哪一個能在競爭之后存活下來呢?任何一項業務,最后都面臨資金、產品研發、銷售團隊等各個方面與行業“專業選手”直接地“消耗戰”,一口氣頂不住,就會前功盡棄,敗下陣來,何談進入行來前三?

俗話說,人努力,天幫忙!這樣做能否實現增長呢?很多時候,要靠天幫忙。你看新天科技,在熱量表業務最火的2014年收入過億,成為當年新天科技第二大業務,而現在呢?2016年、2017年,連續兩年新天科技的燃氣表業務,分別獲得76%、94%地增長,恰是環保導致煤改氣給予的回報。而在此之前,新天科技的燃氣表業務,都沒有什么出色表現。

問題是,多數牛X的企業,都只記得人努力,不會記得天幫忙。會將如此的“成功”不斷復制,期待自己“念念不忘,必有回響”,等待下一次行業風口,萬一這“東風”總是不來呢?

按通用電氣老大杰克.維爾奇的說法,一個業務只有進入了行業前三,才有競爭力,才能夠達到投資回報預期,才值得通用電氣保留,就是著名的“數一數二戰略”。根據這個戰略,通用電氣出售了大量賺錢但不是數一數二的業務。在杰克.維爾奇的20年任期內,通用電氣的市值由他上任時的130億美元上升到了4800億美元,也從全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排名第十位發展成位列全球第一的世界級大公司。

縱觀智能電表市場,大局已定,誰還能進入行業前三?

再觀熱量表市場,行業前三都在努力拓展智能水表市場,還有哪一家儀表企業會逆勢進入熱量表市場呢?

三觀智能水表市場,“三巨頭”基本形成,一眾少壯派沖上去、掉下來,隊員不停更換,成績卻總不見起色。

唯一有看頭的智能燃氣表,行業老大金卡智能2017年的收入增長速度達到97.55%,利潤增長速度達到3倍速以上,營收額達到16億,利潤額達到4億。五年前就進入智能燃氣表領域的新天科技,雖然趕上了這波“媒改氣”風口,實現了燃氣表業務的火箭式增長,但與老牌的燃氣表巨頭相比,實力差距還是明顯的,對燃氣表行業格局也沒有太大沖擊。

想想大家也是掛一幅四表合一的美女圖,聊做安慰,給自己,也給投資者。

最后想起一副對聯來,給大家解解悶。

上聯:水中月即天上月

下聯:眼前人是心上人

橫批:都撈不著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