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水循環利用這個路子好,拆了鍋爐省了煤,還能用于礦井設備用水和井下制冷,更重要的是減少對環境的擾動,里里外外一算是筆大賬,一年創效4600多萬元。老馬這個點子好啊。”5月25日,山東能源臨礦集團菏澤煤電董事長管清向對記者說。
前不久,菏澤煤電郭屯煤礦地測科科長馬方宇提出建議:“我們應該抓緊實施礦井水再生應用技術,一方面井下要排出400立方米/小時的礦井水,另一方面地面還要抽取300立方米/小時的水用于生活和生產,每年上繳400多萬元的水資源稅,還要支付不菲的電費,地表建筑物沉降、井筒位移還會給礦井帶來安全隱患。”
馬方宇的建議不但獲得了“金點子”獎,而且很快得到立項,并付諸實施。郭屯煤礦將井下41℃左右的礦井水匯集專線抽排儲存,再利用地面循環熱泵技術提取余熱,取代了該礦原有的3臺燃煤鍋爐,而且還關閉了地面多眼水源井,將提取完余熱的礦井水凈化處理后,再送給井下制冷機組和工作面液壓系統補水,進而實現了礦井的輔助制冷。
管清向介紹說,鍋爐取消了,水源井關了,井下一線作業地點降溫了,職工生活和制冷機組、工作面設備全部喝上了純凈水,水的高效率循環再生利用技術讓整個礦實現了出煤不燒煤、用水不取水,該項目還獲得了國家實用新型和發明兩項專利。
據介紹,郭屯煤礦循環疏排礦井水后,減輕了礦井源頭突水威脅,減少了地表取水帶來的厚表土層蠕動和井筒變形,還節約了大量的水資源稅;礦井水經反滲透處理用于井下制冷和液壓系統,保證了工作面支護效果,年節約上千萬元的立柱等維修費;礦井水余熱綜合利用,每年節煤1.15萬噸,并且實現了“零排放”,年創效715萬元;洗浴用水加熱及采暖期,全年可節省電加熱費820多萬元;礦井水循環利用,減輕污水處理的壓力,年節約530多萬元等,綜合測算,每年可以實現創效4600多萬元。
管清向認為,井下41℃左右的低熱值廢水是一座亟待開挖的“金礦”:“下一步,礦區的坑口電廠項目投產后,我們將把所有處理好的礦井水直接賣到電廠,做到零排放、全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