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窄帶物聯網推動智慧水務行業發展,多個商用試點不斷涌現:
NB-IoT物聯網智慧水務商用項目
日前,福建福州市倉山區金色家園1號樓503住戶擰開水閥,福建省首臺商用窄帶物聯網(NB-IoT)智能水表正式運轉,開始向水務管理平臺實時傳輸數據,這意味著全球最大規模窄帶物聯網智慧水務商用項目正式啟動。
據了解,原來以GPRS作為水表發送數據的通信手段,一座基站只能負載幾百臺水表。采用窄帶物聯網后,一座基站最多可連接15萬臺水表。此外,NB-IoT智能水表的功耗只有傳統GPRS水表的十分之一,一塊8000毫安時的鋰電池可使用6年以上。水表以不銹鋼表殼為材質,不僅可以減少二次污染發生的可能,而且可以有效延長使用年限。
中國電信新一代物聯網(NB-IoT)在青島正式商用
近日,中國電信新一代物聯網(NB-IoT)在青島正式商用。據了解,作為基于蜂窩移動網絡的物聯網連接技術,新一代物聯網(NB-IoT)技術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大連接、覆蓋廣等優勢,將在智能抄表、智能停車、智能家居、智能城市、智能制造等領域廣泛應用。
根據中國電信集團公司與青島市政府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依托中國電信的網絡與技術資源,進一步加大新型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
深圳發布全球首個NB-IoT物聯網智慧水務商用項目
深圳水務集團與華為公司、中國電信共同發布全球首個NB-IoT物聯網智慧水務商用項目。目前,1200余只全球首批NB-IoT智慧水表已在鹽田和福田的多個小區完成部署,未來將推廣覆蓋到深圳全市乃至國內其他城市。2016年,深圳水務集團、中國電信和華為公司在深圳簽署了《智慧水務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開啟物聯網新技術在水務領域的全新探索。經過在鹽田區、福田區局部小區近一年的測試與持續改進,水表數據傳輸上報率達100%,項目啟動取得階段成功。
智慧水務運營企業應充分發揮市場化機制作用,積極引入運營商、集成商以及金融機構力量,設計風險共擔、營運利潤共享的創新商業模式。在建設路徑上,要以業務需求為導向,以提升服務水平和經營效益為宗旨,從試點開始,積累經驗,循序漸進推動智慧水務的建設工作。
通過智慧水務建設和物聯網應用,獲取更全面、充分的信息,進行水力模型、污染擴散模型、環境承載能力分析等服務于經濟建設和水務管理決策;通過實時監測污染排放和生產工況,輔助企業進行生產工藝優化、節能減排決策;最后通過智慧水務和其他領域物聯網關聯,擴大數據的服務范圍,除服務水務領域的政府部門、各類企業和社會公眾外,還可以為城市綜合管廊、海綿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設與發展等提供服務,更充分的發揮數據的價值。 來源:搜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