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商報訊(記者 侯建)銅川一村莊前多年已安裝自來水管,但供水總是斷斷續續,嚴重影響村民正常生活用水。數月前,該村莊徹底停止供水,3000多人飲用水只能依靠窖水或者買水來維持。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這么多人用水成難題,記者對此進行調查。
無奈的抱怨
“院子里裝有自來水管 但是個樣子貨”
據了解,銅川市王益區黃堡鎮屽(hàn)村共有827戶3270人,但最近村民們吃水成了難題,從去年10月份停水至今,3000多人的飲用水成難題。該村村民王娟告訴華商報記者,她家自來水剛安裝的時候能正常供水,后來供水就斷斷續續的。再往后一年只能吃幾個月的自來水,這都是好的。
“我家院里有個自來水管,還挺漂亮的,但卻是個樣子貨。”村民郭摩托無奈地說,現在家里生活、生產用水,都是到斜對門鄰居家水窖挑水吃,如今老兩口年齡大了,這一擔水確實也挑不動了。“這要不是兒媳婦挑水吃,我們老兩口吃水就成了問題。”郭摩托說,每次在院子看到“擺設”的水龍頭就來氣,想起家里為鋪設自來水管道,喝上干凈的自來水,老伴為此花費的力氣確實不值。
4月14日上午,華商報記者走訪村民得知,該村莊自來水管已安裝三四年,但一年僅有幾個月能正常供水。華商報記者看到,一村民家里安裝的自來水管近幾年的水表走數才不到20方,更有個別村民家中僅使用了2方水。部分村民因長期沒有水,便將院內的自來水設施廢棄掉,或者壓在柴火堆下面。
一位年長的村民說,他們村名字叫“屽村”是有故事的。“屽”字的由來是因為他們村子位于“山”上,而山上又缺水太“干”,這便是村名的由來。能用上自來水是村上祖輩幾代人的愿望,雖然實現了,但斷斷續續的供水直到無水,這讓他們村民很失落。
據了解,屽村上下臨近的兩個村子都有自來水,其中一村子村民在干旱時用水灌溉,而相隔不遠的屽村卻連吃水都是問題。
鋪設自來水管投入了大量人力、財力,但斷斷續續的供水情況卻讓村民感到很失望。難以享受自來水的方便,有些村民只好像從前一樣依靠將雨水存入水窖備用,或者購買其他地方外送的飲用水。但更讓村民難以理解的是自來水水費的收繳方式。
村民王娟說,她家其實并未用到40塊錢的水,但收水費的人讓她先預交。“本身是每月底交一次水費,用多少交多少,但上一次根本沒吃水還要預交。”
蹊蹺的問責
村干部均稱無矛盾 卻都說具體原因“不清楚”
自來水管早已安裝好卻為何一直不能正常供水?記者來到黃堡鎮屽村村委會了解情況。
村委會副主任范東文說,每年供水根據天氣而定,大概從三四月份供到十月份,但去年村里欠水管站4000多方水費一直未交,所以水管站才停止供水。范主任表示,該問題村上已向黃堡鎮政府反映過,鎮政府讓村委會拿出解決方案上報,但方案一直未出臺。“村干部就這問題不知開了多少次會仍未解決。村長說是書記的事,書記說是村長的事。”
對于該說法,4月18日上午,村書記趙喜文稱,自己和村主任付平山不存在個人矛盾和工作矛盾。“至于為何不給方案蓋章子,具體原因也不清楚。直到媒體報道后,4月17日,我將方案遞交黃堡鎮政府仍未蓋章。”
隨后,村委會成員寇利表示,她擔任村上的報賬員同時保管村委會章子,對于為何不給方案蓋章,寇利稱,有關解決方案需要村委會領導班子共同商量決定,具體細節她不清楚。“但對于因未蓋章而引發的吃水問題,我個人向村民道歉。”至于付平山為何不給蓋章,她稱自己只是保管章子,原因不清楚。
村委會主任付平山告訴記者,他和趙書記個人沒有任何矛盾,吃水問題是大事,但趙書記拿出的方案沒有在村委會領導班子共同商議下出臺,且他本人也一直未見到趙書記所說的供水整改方案及措施,蓋章要符合村委會的相關用章制度。
華商報記者多次聯系王益區黃堡鎮政府黨委書記楊明未果。隨后致電黃堡鎮政府辦公室,一男性工作人員稱,楊明書記不知道在哪。問及該村供水設施修建及投資等問題,該工作人員稱,他會盡快向楊明書記匯報此事,盡快回復。截至發稿前,記者一直未收到鎮政府黨委書記楊明任何回復。
4月18日,記者接到黃堡鎮政府對于屽村吃水問題的回復,并列舉出5項具體的整改措施,要求村干部向村民做好解釋與溝通工作,同時加快整改進度,爭取10天內恢復供水。
無奈的抱怨
“院子里裝有自來水管 但是個樣子貨”
據了解,銅川市王益區黃堡鎮屽(hàn)村共有827戶3270人,但最近村民們吃水成了難題,從去年10月份停水至今,3000多人的飲用水成難題。該村村民王娟告訴華商報記者,她家自來水剛安裝的時候能正常供水,后來供水就斷斷續續的。再往后一年只能吃幾個月的自來水,這都是好的。
“我家院里有個自來水管,還挺漂亮的,但卻是個樣子貨。”村民郭摩托無奈地說,現在家里生活、生產用水,都是到斜對門鄰居家水窖挑水吃,如今老兩口年齡大了,這一擔水確實也挑不動了。“這要不是兒媳婦挑水吃,我們老兩口吃水就成了問題。”郭摩托說,每次在院子看到“擺設”的水龍頭就來氣,想起家里為鋪設自來水管道,喝上干凈的自來水,老伴為此花費的力氣確實不值。
4月14日上午,華商報記者走訪村民得知,該村莊自來水管已安裝三四年,但一年僅有幾個月能正常供水。華商報記者看到,一村民家里安裝的自來水管近幾年的水表走數才不到20方,更有個別村民家中僅使用了2方水。部分村民因長期沒有水,便將院內的自來水設施廢棄掉,或者壓在柴火堆下面。
一位年長的村民說,他們村名字叫“屽村”是有故事的。“屽”字的由來是因為他們村子位于“山”上,而山上又缺水太“干”,這便是村名的由來。能用上自來水是村上祖輩幾代人的愿望,雖然實現了,但斷斷續續的供水直到無水,這讓他們村民很失落。
據了解,屽村上下臨近的兩個村子都有自來水,其中一村子村民在干旱時用水灌溉,而相隔不遠的屽村卻連吃水都是問題。
鋪設自來水管投入了大量人力、財力,但斷斷續續的供水情況卻讓村民感到很失望。難以享受自來水的方便,有些村民只好像從前一樣依靠將雨水存入水窖備用,或者購買其他地方外送的飲用水。但更讓村民難以理解的是自來水水費的收繳方式。
村民王娟說,她家其實并未用到40塊錢的水,但收水費的人讓她先預交。“本身是每月底交一次水費,用多少交多少,但上一次根本沒吃水還要預交。”
蹊蹺的問責
村干部均稱無矛盾 卻都說具體原因“不清楚”
自來水管早已安裝好卻為何一直不能正常供水?記者來到黃堡鎮屽村村委會了解情況。
村委會副主任范東文說,每年供水根據天氣而定,大概從三四月份供到十月份,但去年村里欠水管站4000多方水費一直未交,所以水管站才停止供水。范主任表示,該問題村上已向黃堡鎮政府反映過,鎮政府讓村委會拿出解決方案上報,但方案一直未出臺。“村干部就這問題不知開了多少次會仍未解決。村長說是書記的事,書記說是村長的事。”
對于該說法,4月18日上午,村書記趙喜文稱,自己和村主任付平山不存在個人矛盾和工作矛盾。“至于為何不給方案蓋章子,具體原因也不清楚。直到媒體報道后,4月17日,我將方案遞交黃堡鎮政府仍未蓋章。”
隨后,村委會成員寇利表示,她擔任村上的報賬員同時保管村委會章子,對于為何不給方案蓋章,寇利稱,有關解決方案需要村委會領導班子共同商量決定,具體細節她不清楚。“但對于因未蓋章而引發的吃水問題,我個人向村民道歉。”至于付平山為何不給蓋章,她稱自己只是保管章子,原因不清楚。
村委會主任付平山告訴記者,他和趙書記個人沒有任何矛盾,吃水問題是大事,但趙書記拿出的方案沒有在村委會領導班子共同商議下出臺,且他本人也一直未見到趙書記所說的供水整改方案及措施,蓋章要符合村委會的相關用章制度。
華商報記者多次聯系王益區黃堡鎮政府黨委書記楊明未果。隨后致電黃堡鎮政府辦公室,一男性工作人員稱,楊明書記不知道在哪。問及該村供水設施修建及投資等問題,該工作人員稱,他會盡快向楊明書記匯報此事,盡快回復。截至發稿前,記者一直未收到鎮政府黨委書記楊明任何回復。
4月18日,記者接到黃堡鎮政府對于屽村吃水問題的回復,并列舉出5項具體的整改措施,要求村干部向村民做好解釋與溝通工作,同時加快整改進度,爭取10天內恢復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