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砂河流域水系治理項目是我市乃至全省黑臭水體整治重點,也是市住建委在水環境綜合整治中“凈河水”的主要內容。市住建委通過反復比選、論證,確定“清淤截污、除砂凈水、活水補給、生態維護”的治理方案,于去年6月上旬,提前完成底泥清淤。同年7月,在三孔閘處組織完成了末端水處理試驗。與此同時,市住建委還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選擇第三方專業檢測機構監督管理。目前,正在進行超磁站設備安裝、三孔閘一體化泵站和監控中心施工,6月底完成系統調試并正式運行。曾經烏黑腥臭的黑砂河正在向清水河“華麗”變身。
在“治污水”中,市住建委把雨污分流作為重要抓手。該委不斷加大城市排水管網改造力度,2016年,共建設完成污水管網30公里,在原有雨污分流的基礎上,對老城區13條路段補建污水管網。大大提高污水處理廠的進水量和進水濃度,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提升到93%,位居全省前列。今年,該委還將繼續鋪開建設日處理生活污水1.5萬噸的紅星河以東暨獅子山老城區污水處理廠工程和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
針對去年汛期暴露問題,市住建委成功實施城市排水一體化PPP項目,并于去年6月28日成立承擔我市排(污)水設施投融資、建設、運營、維護等職責的銅陵首創排水有限責任公司。同時組織對銅蕪路泵站進行改造,預計今年汛期前完成主體工程并投入使用,屆時銅蕪路與青霞路交叉口易澇點逢大雨必淹問題將得到有效解決。五公里、新民、掃把溝、狼尾湖泵站改造工程也全面啟動,汛前竣工。天井湖泵站提升工程,計劃投資5000萬元,建設內容為更換4臺潛水泵,擴建前池,新建壓力管道、更換配電系統等,9月底完成工程施工。
該委還在“保供水”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去年我市啟動了老舊供水管網改造任務,計劃用三年(2016-2018年)時間將全市剩余29條水泥管、PVC管等淘汰供水管材,全部更換為球墨鑄鐵供水管。去年共完成步行街、銅官大道、世界花園等11條10.8公里供水管道的改造。皖中南地區首個占地面積最小,融入海綿城市建設理念的城市應急備用水源地工程也于去年底完工,該工程日供水能力10萬噸,可保障城鄉居民5-7天的基本生活用水。市第五水廠建設也在按計劃施工中,建成后將有效改善我市東部城區供水狀況,緩解全市夏季高峰期供水問題。同時實現我市東、西部雙向供水,大幅提升全市供水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陳淑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