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建設經費為400萬元,主要圍繞建設村級信息服務站 (益農信息社)進行。資金分配上,全省16個市各25萬元,各市采取競爭性申報方式,選擇確定1個重視程度高、農業信息化基礎條件好、工作積極性高的縣進行,其中,已列入農業部試點和省級試點的6個縣(靈璧縣、埇橋區、肥東縣、長豐縣、石臺縣、涇縣)不列入本次資金支持范圍。
農業物聯網試驗示范經費300萬元,16個市各14萬元,重點用于支持省級大田農業物聯網“四情”監測點的升級、運行和維護,以及省級農業物聯網示范縣、示范點建設,并適當向貧困縣傾斜;五河縣50萬元,支持該縣開展農業物聯網建設;鳳陽縣10萬元,支持小崗村農業物聯網建設。
農業電子商務建設經費100萬元。其中,合肥市、蕪湖市、宣城市、六安市、宿州市各20萬元。資金由各市自行安排,重點支持農業電商龍頭企業 (包括本土電商平臺)、地方特色館發展,并適當向貧困縣傾斜。
據介紹,當前益農信息社根據規模大小,分為標準型、簡易型和專業型三種類型。標準型提供公益服務、便民生活服務、電子商務服務和培訓體驗服務,一般選址村綜合服務中心、大農資超市、村科技服務站;簡易型提供便民、電子商務服務,從便民商店、農資商店發展而來;專業型則依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由農業帶頭人圍繞生產經營活動為成員提供專業服務。
“目前我省益農信息社主要集中在靈璧縣等6個試點縣,類型多為標準型。 ”按照規劃,省農委市場信息處相關負責人王一鳴表示,到2020年,我省80%的村都將建成益農信息社,實現信息進村入戶。 來源: 中安在線(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