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青海省水利廳獲悉,近日,省政府批準實施《青海省農田水利建設“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截至“十二五”末,全省發展灌溉面積391.93萬畝,97處中型灌區、1552處小型灌區實現渠道防滲367.6萬畝,完成渠道襯砌1.38萬公里,建成農田高效節水灌溉面積63.84萬畝,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489。農田水利建設雖然得到長足發展,但還存在灌溉水利用系數較低,計量設施配套不完善,農田水利改革滯后,基層服務能力不足等問題。
《規劃》指出,“十三五”期間,青海省將大力開展灌區節水改造和續建配套、小農水項目縣、高效節水灌溉、高標準基本農田整理、占補平衡、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灌溉計量設施和灌區信息化等項目建設,切實解決農業用水短缺與灌溉用水浪費并存,骨干工程建設與田間工程配套斷檔,農田水利建設與運行管護脫節問題,逐步實現灌區達標建設“銷號制”,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和效益,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保障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夯實農業現代化的水利基礎,為推進我省農牧民增產增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水利支撐和保障。
規劃到2020年,全省將新增灌溉供水能力3.02億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積85萬畝,其中,農田有效灌溉面積65萬畝,飼草料地有效灌溉面積20萬畝。將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80萬畝,發展排澇面積13.50萬畝。到“十三五”末,中小型灌區干、支渠的渠道襯砌率達到100%,中型灌區田間工程配套率達到80%,小型灌區田間工程配套率達到75%,灌溉保證率達到75%。新建和改造灌區的量水設施配套率達到100%,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0。
為保障《規劃》實施,“十三五”期間我省將加強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農田水利的組織領導,建立水利、發改、財政、國土、農牧等多部門農田水利工作協調機制,統籌安排各類農田水利資金,把“先進機制,后建工程”貫穿其中,加大項目績效考核,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新型主體參與建設管理。 來源:吾谷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