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實行水資源“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配置、統一取水許可、統一征收水資源費、統一監控水質”的“六統一”管理,將旗縣區水資源管理、執法、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四權”上劃,對旗縣水政監察大隊實行垂直管理,市水務局新增城鎮涉水事務管理和水環境保護職能,實現了由“多龍管水”向“一龍管水”的管理體制轉變,城鄉水務一體化改革管理格局初步形成。積極配合經濟轉型,完成全市水資源綜合規劃、水功能區劃、工業供水規劃等一批水資源基礎性專項規劃。全面推行取水許可制度,制定不同行業用水效率控制指標體系,實行超用累進加價制度。強化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完成80多個大中型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書審查工作。從嚴控制入河排污口設置手續,加大對水功能區的管理,重點在烏梁素海、總排干及各大干溝布設永久性水質監測斷面,加大對重要渠溝段水質監測,有效保護水體水質安全。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全面提高用水效率,全面建設節水型社會,促進地區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農業用水按照初始水權分配方案,按年度將農業用水指標直接分配到各旗縣區政府,逐級分解下達。工業用水優化各工業園區集中供水工程運行管理,加大給排水工程建設力度。在其它行業用水上,按照國家、自治區有關規定,嚴格取水許可審批,對不符合國家政策的用水項目,一律不予批準取水。加強計劃用水,推行定額內計劃用水管理,從嚴控制企業用水總量,切實規范用水秩序。推動電力、醫藥、化工、紡織、食品加工等重點用水大戶加大節水技改力度。強化新上項目節水措施和廢水的循環利用。鼓勵并積極開展疏干水、再生水、苦咸水等非常規水源開發利用,將非常規水源開發利用納入全市水資源統一規劃配置中。通過嚴格水量調度和用水計劃管理,積極推行節水技術,全市用水總量由52.19億立方米降低至目前的49.15億立方米,農業灌溉水利用系數由0.36提高到0.408。完善水功能區監督管理制度,建立水功能區水質達標評價體系。加強工業污染源控制,加大主要污染物減排力度,提高城市污水處理率。嚴格入河排污口審查審批制度,規范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依法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積極開展重要飲用水源地安全保障達標建設,加強城市和重要農村人飲水源地監督管理,防止水源受到人為污染。 來源:巴彥淖爾日報社全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