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被國家水利部列為第五批小型農田水利重點建設(簡稱小農水建設)項目縣以來,平果縣全面推進“小農水”項目建設,促進葡萄、火龍果、香蕉、蔬菜等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實現了水增效、田增產、民增收的目標。
該縣按照“先重后輕,突出重點,分期實施”的原則,重點對太平、舊城、果化等灌區實施節水改造項目,以及續建配套恢復原灌區規模。并對縣域內的大小山塘、小型堰壩進行改造維修和擴建加固,增加蓄水量,保證灌溉用水,配套渠系工程,推廣節水灌溉技術。截至今年6月,共投入項目建設資金1.1億多元,建設渠系配套改造100.68公里,配套改造渠系2.85萬畝;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3.12萬畝;排澇溝道10.58公里;建設小型泵站26處,水窖(池)13處。項目建成后,有效灌溉面積占耕地面積的比重達到了30.31%,節水灌溉面積占有效灌溉面積的比例達到了50%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數達到0.55。
小農水建設項目實施并通過驗收發揮效益后,有力地促進了平果縣種植業的調整和升級。項目區群眾大力調整優化種植結構,積極發展種植葡萄、火龍果、香蕉、蔬菜等高產高質高效益經濟作物。去年以來,全縣調整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經濟作物8萬多畝,其中太平新圩、袍烈村的項目區發展高效節水灌溉蔬菜、火龍果、香蕉等1.2萬畝;舊城項目區發展蜜柚、火龍果等高效益的水果作物1.09萬畝。項目區受益農民1.46萬人,人均年增加收入626元。 來源:右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