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省水利廳獲悉,為了創新財政投入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水利建設,推動農業水價改革,提高農業灌溉供水工程專業化管護水平,我省將在農業灌溉供水領域大力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PPP模式。
該模式在適用范圍上,優先在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試點地區結合農業節水灌溉工程建設推廣試行,其他地區參照執行。類型主要包括:山丘區塘壩和平原區坑塘,以及配套泵站、渠(管)道和控制灌溉的田間節水灌溉工程;地表水灌區斗渠以下渠系、配套建筑物及附屬設施,以及控制灌溉的田間節水灌溉工程;地表水機電排灌站,以及輸水渠(管)道和控制灌溉的田間節水灌溉工程;地下水機電井工程,以及輸水渠(管)道和控制灌溉的田間節水灌溉工程;農業園區灌溉供水、規模化節水灌溉等其他農業高效節水灌溉工程。
工程運營前按照“補償成本、合理收益、節約資源及社會可承受”的原則,結合市場行情,在批準的基準水價基礎上,由縣級水行政主管部門、PPP項目公司和用水戶代表共同確定水價。工程運營過程中,可依據運行情況、成本變化和績效評價結果等,科學調整水價。PPP項目公司應依約提供安全、優質、高效、便利的灌溉運營服務,負責對設施進行檢修和保養,保證設施正常運行。
農業灌溉供水項目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期不少于10年,投資規模宜在3000萬元以上。
相關人士指出,我省是農業大省,農業灌溉耗水量大、水資源利用效率低、水利設施管護難等問題始終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農業灌溉供水PPP模式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探索,成功后將會有力推動我省農業的大發展。但由于該模式在我省農業灌溉供水領域首次引入,還需各級政府加大推廣力度。 來源:河北省人民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