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統計局近日對北京、上海、重慶等十大城市的物價水平進行了比較分析,雖然在多項指標中北京的物價排位較靠前,但只有水價排在首位。部分專家表示,北京的生活成本并不像人們想像得那么高。另外一些專家則認為,中國其他城市的生活成本在急劇攀升。
??? 在較為敏感的水價方面,北京與天津并列第一,每噸達2.90元。重慶為2.46元,哈爾濱為2.30元,上海為1.66元,廣州為1.53元,武漢在十城市中居末位,為1.51元。
現行水價:北京已經上調到3.70元 遠高于其它城市
??? 從國家統計局這份數據來看,有關水價部分,北京的水價指的還是今年8月1日以前的水價,現行的北京居民生活用水價格已經由由每立方米2.90元調整為3.70元。
6月3日上午,北京市排水集團總經理楊向平(左一)正陳述申請調價理由
??? 今年8月1日,北京正式對水價進行調整,以后將執行新的收費標準。調整后,北京市居民生活用水價格(含污水處理費)由每立方米2.90元調整為3.70元,行政事業用水由4.40元調整為5.40元;工業、商業用水由4.40元調整為5.60元;賓館、飯店、餐飲業用水由5.40元調整為6.10元;洗浴業用水統一調整為61.50元;洗車業、生產純凈用水由21.20元調整為41.50元,這次水價調整主要涉及工業用水、生活用水和環境用水、農民生活用水和農業生產用水。
??? 北京的水價上漲可謂醞釀已久。8月份的水價調整幅度較大,且北京居民用水價格大大高于上海等其他大城市。
??? 據了解,調整后的北京居民用水價格處于國內城市最高高水平。據北京、天津、濟南、太原、鄭州、西安、青島、石家莊、上海、大連、廣州11個城市統計,現行居民用水綜合水價平均為每立方米2.331元,北京水價在各大城市中遙遙領先。
???? 一年后,北京市民的水費還可能大幅上漲——據國務院批準的《21世紀初期首都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規劃》,到2005年北京市綜合水價應達每立方米6元,其中居民用水每立方米達4.5元。因此,明年北京市水價在此次價格調整基礎上,每立方米平均還要上漲0.8元左右。
???? 這仍不是上限。“對北京市來說,6元水價是不可能覆蓋全成本的。今后可能會漲到每立方米8元左右,甚至更高。”長期研究公用事業的中銀國際證券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說。
緣何北京水價遙遙領先?要為南水北調買單
??? 6月3日,北京市發改委舉行的水價聽證會傳出消息,每個北京住戶都要為南水北調工程出錢。北京市水務局副局長畢小剛說,水資源費上漲的主要目的是為南水北調籌集建設基金。
??? 北京市發改委柴曉鐘副主任對水價調整的解釋是,為南水北調籌集資金,限制高消耗水行業,增強市民節水意識。水資源的供需矛盾被認為是水價上漲的重要因素。
???
??? 將于2006年到達北京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被認為可以給“饑渴”的北京人帶來希望。據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辦公室介紹,北京市要為南水北調工程基金籌集54.3億元,水費上調后,每噸水費中將有0.56元撥給南水北調基金。南水北調工程的投資由中央投資、基金和銀行貸款構成。基金分解到了用水6省市,包括北京。
??? 依據這次水價調整方案,北京居民用水水資源費每立方米1.1元中將有0.56元用于該項基金,一年可以籌集資金1.27億元,而完成這筆基金額度,在水價如果不再上漲的情況下,北京市居民至少需要40年時間。
誰決定了水價的成本?尚存在爭論
??? 按照國內有關官員的說法,構成水價成本的各因素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就是基礎設施建設中的管網建設。據了解,北京市已有的自來水管網,由三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國家投資建設的,主要集中在1991年前,那時國家對水和水價的管理完全依照計劃經濟來運作;一部分是由自來水集團鋪建、但國家給予行政補貼;一部分是近兩年來自來水集團實行企業化運作后,完全由自來水集團自己鋪建的。而國家投資建設和國家行政補貼建設的管網不應計算為企業的固定資產折舊成本。
??? 然而關于水價定價的理念一直存在爭論。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Dan Biller就指出,水資源的價值遠遠超出了目前的定價。
??? 此外,水資源既是公共物品,又帶有私人物品的特性。所以,在制定水價時,一方面要發揮市場機制,計算供水和污水處理企業的經營成本與利潤;另一方面,政府財政應該根據各個地方不同的水資源狀況,征收不同的水資源稅費,這些稅費體現水資源的價值。主持“中國水價形成機制和管理制度創新研究”課題的溫桂芳認為,水資源的價值可以通過國家收取資源稅、資源費、資源補償稅等形式來體現。
?? 但中國現有的水價形成機制,沒有充分體現水資源的所有價值,特別是非使用價值。長久以來,中國水價并不能反映水資源的稀缺性,水資源與空氣一樣,被認為是一種大自然的無償贈予,人們在意識中并沒有把水作為一種有限資源進行合理估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