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9日,竹秀園供水管改造工程現場,工人正在安裝水管。
飲水安全為社會關注焦點,被列入2016年“十大民生實事”的飲水安全工程,目前實施進展如何?昨日下午,記者從“飲水安全工程”專項督查會議上獲悉,今年以來中心城區陳舊供水管網改造已達3885戶,百分百完成計劃工作量;第一季度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監督監測合格率均在94% 以上。此外,古鎮新水廠等9 個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物理隔離防護設施建設將進入立項階段,南部三鎮(三鄉、坦洲、神灣)取水口上移工程將惠及70萬居民免受咸潮影響。
今年城區供水管網改造3885戶
陳舊供水管網改造工程一直是市民熱議話題,昨日下午,督查組一行來到城區康華路華茂街實地走訪,此時供水管改造施工隊正在如火如荼地施工。家住附近東華花園的梁伯告訴記者,這里的供水管已有20余年歷史,水管老化生銹,近年來時不時出現水管堵塞、水壓低、爆管等現象,讓附近居民困擾不已。“這個月起,該區域的陳舊水管將全部更新換成球磨鑄鐵管,韌性好、耐腐蝕、使用壽命長。”據中匯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工程預計7月份就可完工,屆時該區域的500戶居民都將用上水質、水壓都能得到改善的放心水。
改造中心城區陳舊供水管網1萬戶,提高供水水壓和水質,解決陳舊管網引起的水黃、管網漏損等問題,是今年“飲水安全工程”主要內容之一,該項工作主要由中匯集團牽頭實施。記者從當天的督查會議獲悉,今年以來,這項工作已完成員峰、東華、竹秀園、后山上閘居民區等7個片區的工程立項,其中有4個片區完成報建并進入施工階段,涉及改造戶數共計3885戶。截至5月18日,該項改造工作已100%完成計劃工作量。
一季度水質合格率均在94%以上
昨天的督查會上通報了我市2016年第一季度生活飲用水衛生監測情況,情況顯示,通過對全市22家集中式供水單位出水廠、50個末梢水監測點、85個二次供水單位實施衛生監督監測,我市出廠水合格率為96.15%,不合格項目有游離氯制劑(游離氯);管網末梢水合格率為94%。不合格項目是渾濁度,初步分析原因是管道老化,建議管道改造;二次供水的合格率為96.47%。不合格項目是渾濁度、游離氯制劑(游離氯),初步分析原因是二次供水設備老舊且管理不善,建議對二次供水單位加強監管。
根據“飲水安全工程”要求,我市將由市衛計局牽頭,每季度開展相關水質檢測工作;檢測結果出爐后的10個工作日內,將抽檢結果匯總至“一號議案”辦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統一報送市政府,在市政府門戶網站公布。市衛計局表示,今年3月份在全市確定了50個末梢水抽檢點,并完成集中式供水單位和二次供水單位的水質抽檢工作。4月,市疾控中心完成了數據核對,整理和統計,由市衛生監督所給抽檢不合格單位發出整改通知,并隨即將監測結果提交市一號議案辦公室。
據市衛計局介紹,除了定期向社會公布監測結果外,“飲水安全工程”對飲用水衛生監測的覆蓋面和頻次,相對以往有大幅提升。例如原來按照國家要求,對于水廠出廠水、水源水的水質是每年檢測一次,現在每季度檢測一次。覆蓋面也有所擴大,如二次供水監測點從以往的10個增加至85個,末梢水監測點也增加了一倍。 來源:中山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