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農業大區。渝水屬亞熱帶濕潤氣候,低山丘陵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山川秀麗,土地肥沃,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2015年渝水轄區戶籍人口總人口85萬人,占全市人口的74%,其中農業人口36.56萬,占總人口數的43%,總面積1273平方公里,耕地和山林面積占總面積的60%以上。全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1.32億元,按可比價比上年增長7.3%、村民委員會181個、村民小組1482個,大中小型水庫126個。在農業產值、農村基層組織、農村人口、農業用地等方面都應該屬于農業大區,特別是90年代我區農業產值占總產值的比重都維持在50%以上的水平。
現代農業強區。渝水區立足現有農業基礎優勢,積極轉變觀念,不斷優化布局,強力推進農業現代化,推動傳統農業大區邁向現代農業強區。全區各類農業產業化經營企業115家,其中19家省級龍頭企業、51家市級龍頭企業,建立優質農產品基地125個,形成了一批優勢明顯、布局相對集中的區域主導產業。全區已有108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工商部門注冊登記,其中:國家級示范社4家、省級示范社16家、市級示范社51家,共登記家庭農場275家,共涵蓋糧、棉、油、林、果、茶、生豬、雞、鴨等種養業,以及糧食、飼料加工和肉牛販運等各個行業。目前,已形成大米加工、新余蜜桔種植及加工、油茶種植加工、畜禽養殖及加工、苗木花卉種植銷售“五大”產業集群。形成年加工大米100萬噸、生產加工食品油0.8萬噸、屠宰加工生豬200萬頭、加工果品6萬噸、加工蔬菜2萬噸的生產規模。
渝水區是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77.6萬畝左右,總產32.7萬噸以上,水稻總播種面積73萬畝,水稻播面平均畝產為435公斤,水稻總產為31.7萬噸。渝水區是全國8個高產油茶林建設示范縣區之一,全區現有油茶林面積15.96萬畝,油料作物總播種面積8.6萬畝。渝水區是全國商品瘦肉型豬基地縣(區)和肉牛生產續建基地縣(區),生豬出欄47.5萬頭,牛出欄4.6萬頭,肉類總產5.1萬噸。渝水區是全省漁業工作先進單位,水產品總量1.96萬噸,養殖水面4.878萬畝,漁業產值3.1億元。渝水區是全國農機化示范縣(區),農業機械化總動力達39萬千瓦,機械化綜合作業水平達66%,農業機械化服務組織專業合作社11個。渝水區是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新余蜜桔)標準化生產基地,全區種植面積達10萬畝,投產6.7萬畝,總產量達12.5萬噸。 來源:大江網新余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