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此次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水利部分)將持續到2017年12月,新建地下水監測站45個(鉆井總尺數2285米),改造、配置分中心1個。具體來說,在全市范圍內,新建淺層地下水監測站29個、中深層地下水監測站16個。據水文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地下水監測站將水位、水溫、水質等自動采集信息通過GPRS信道發送到市級配置分中心。
地下水監測是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公益事業。通過此次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水利部分)項目建設,我市可基本形成現代化的地下水自動監測系統。工程完成后,將實現對全市地下水動態的有效監測,提高信息采集、傳輸和處理的時效性和準確性。屆時,將為全市提供及時、準確、全面的地下水動態信息,滿足科學研究和社會公眾對地下水信息的基本要求,為優化配置、合理利用和科學管理地下水資源,防治地質災害,保護生態環境提供優質服務,為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重大戰略決策提供基礎支撐。
此次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水利部分)項目的建設,是系統地建立和完善地下水監測網絡的重要一環。通過該工程,可及時了解和掌握我市地下水動態變化情況,為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投資決策提供技術支撐,將有效地體現本項監測工程的生態環境效益。
據了解,本項工程的建設實施,還將為我市地下水資源管理以及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落實提供翔實的基礎數據,為水資源優化配置、農業結構調整、工業發展布局、城市發展規劃編制、生態環境建設等具有戰略指導意義。同時,對土壤鹽漬化、地面沉降、巖溶塌陷、海水入侵等控制具有現實指導作用。 來源: 中國江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