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作農業技術推廣項目從2014年在我市實施以來,全市地膜覆蓋(全膜、半膜)旱作面積逐年增加。在沒有水澆條件的旱地種植玉米、馬鈴薯、雜交谷子等作物,獲得較高的產量和收益,全面提升了我市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及產業化經營水平。
我市旱作農業技術項目在2014年、2015年連續推廣兩年的基礎上,大大減少了地膜的“白色”污染。今年實施一千萬農業旱作節水綜合示范區項目。該項目在充分利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基礎上實施,在蔚縣西合營鎮和陳家洼鄉針對農民、合作社、種植大戶建立玉米、雜交谷子、綠豆、西甜瓜等旱作示范區;在沽源縣平定堡鎮、閃電河鄉、黃蓋淖鄉針對農業種植公司、合作社、種植大戶等建立馬鈴薯滴灌水肥一體化、馬鈴薯大型噴灌水肥一體化示范區、馬鈴薯智能化灌溉施肥示范;在塞北管理區針對農業種植公司、合作社建立馬鈴薯噴灌水肥一體化示范區、馬鈴薯智能化灌溉施肥示范。玉米、雜交谷子旱作示范區,主要示范只追緩釋控釋配方底肥免追肥技術,半膜、全膜覆蓋溝播集雨技術,起壟、鋪膜、施肥、播種、收獲全程機械化技術,“一增二改”增產技術,水肥耦合技術,配肥節肥化肥零增長技術,新型肥料示范技術;馬鈴薯噴灌和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示范區,主要示范起壟、鋪膜、鋪滴灌帶、播種、覆土、施底肥、噴施農藥、殺秧、收獲全程機械化技術,馬鈴薯水肥一體化澆水施肥的智能化控制技術,水肥耦合技術、配肥節肥化肥零增長技術。 來源:張家口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