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悉,臥虎山水庫通過西放水洞向下游農田放水約117萬立方米灌溉,臥虎山水庫新增農田灌溉面積1萬畝。據介紹,這是臥虎山水庫擴容后首次向下游放水灌溉,下一步還將恢復城市供水功能。
去年,臥虎山水庫實施了增容工程,使臥虎山水庫的興利庫容將增加900萬立方米,相當于8個大明湖的水量。水庫擴容后先是承接了南水北調的長江水,今年2月份,我市2015-2016年度調引長江客水工作正式啟動,每天30萬立方米的長江水,通過南水北調續建配套工程玉符河臥虎山水庫調水工程三級提水泵站,沿29.6公里輸水管道攀爬而上,綿綿不斷流入臥虎山水庫,邁出了長江水首入臥虎山水庫的歷史性一步,實現了臥虎山水庫長江客水、黃河客水、地表徑流的“三水源”保障,是踐行“廣蓄水、儲客水、保泉水”新的治水思路的重要舉措,為“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提供了可靠的水源支撐。在此基礎上,今年4月9日,臥虎山水庫通過西放水洞向下游農田放水約117萬立方米,改變了市中區部分農田靠天吃飯的局面,臥虎山水庫也新增農田灌溉面積1萬畝。
有了充足的水源,臥虎山水庫下一步還將恢復城市供水。據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濟南市正在實施的臥虎山水庫供水線路改造工程已經完成了所有管線鋪設和隧洞、渠道維修加固,這次改造工程將原先的南康泵站拆除,在原址重建一個泵站,同時修復受損的輸水管道,近期有望恢復臥虎山水庫往南郊水廠供水。新泵站的抽水能力將達到每天15萬立方米,其中10萬立方米經預處理廠供應到南郊水廠。另外5萬立方米則通過輸水管線送至錦繡川水庫,向分水嶺水廠供水。前不久,長江水從濟平干渠經玉符河臥虎山調水工程、五庫連通工程順利進入興隆水庫。記者了解到,臥虎山水庫供水線路改造完成后已開始向邵而展村、大澗溝兩個滲漏帶調水補源,本次向興隆水庫調水成功,不但增加了興隆土屋滲漏帶補源點,也標志著五庫連通工程在保證城市生態用水等方面的效益得以初步彰顯。
據悉,為進一步發揮五庫連通工程互聯互通、聯合調度的功能,提高工程優化水資源配置、改善河道生態環境、保持泉水持續噴涌等綜合效益,水利部門已就五庫連通延伸工程規劃展開具體調研和論證。規劃將在現有工程基礎上,增加關鍵的“點”、延長調水的“線”、擴大覆蓋的“面”,將地表水與地下水、山體綠化與調水、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統籌規劃、有機融合,為進一步落實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廣蓄水、儲客水、保泉水”的新時期治水思路,形成“河湖連通惠民生,五水統籌潤泉城”的現代水利發展新格局,實現“泉涌、湖清、河暢、水凈、景美”的水生態文明市總體目標并為我市“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提供重要水源支撐與保障。 來源:濟南日報
去年,臥虎山水庫實施了增容工程,使臥虎山水庫的興利庫容將增加900萬立方米,相當于8個大明湖的水量。水庫擴容后先是承接了南水北調的長江水,今年2月份,我市2015-2016年度調引長江客水工作正式啟動,每天30萬立方米的長江水,通過南水北調續建配套工程玉符河臥虎山水庫調水工程三級提水泵站,沿29.6公里輸水管道攀爬而上,綿綿不斷流入臥虎山水庫,邁出了長江水首入臥虎山水庫的歷史性一步,實現了臥虎山水庫長江客水、黃河客水、地表徑流的“三水源”保障,是踐行“廣蓄水、儲客水、保泉水”新的治水思路的重要舉措,為“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提供了可靠的水源支撐。在此基礎上,今年4月9日,臥虎山水庫通過西放水洞向下游農田放水約117萬立方米,改變了市中區部分農田靠天吃飯的局面,臥虎山水庫也新增農田灌溉面積1萬畝。
有了充足的水源,臥虎山水庫下一步還將恢復城市供水。據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濟南市正在實施的臥虎山水庫供水線路改造工程已經完成了所有管線鋪設和隧洞、渠道維修加固,這次改造工程將原先的南康泵站拆除,在原址重建一個泵站,同時修復受損的輸水管道,近期有望恢復臥虎山水庫往南郊水廠供水。新泵站的抽水能力將達到每天15萬立方米,其中10萬立方米經預處理廠供應到南郊水廠。另外5萬立方米則通過輸水管線送至錦繡川水庫,向分水嶺水廠供水。前不久,長江水從濟平干渠經玉符河臥虎山調水工程、五庫連通工程順利進入興隆水庫。記者了解到,臥虎山水庫供水線路改造完成后已開始向邵而展村、大澗溝兩個滲漏帶調水補源,本次向興隆水庫調水成功,不但增加了興隆土屋滲漏帶補源點,也標志著五庫連通工程在保證城市生態用水等方面的效益得以初步彰顯。
據悉,為進一步發揮五庫連通工程互聯互通、聯合調度的功能,提高工程優化水資源配置、改善河道生態環境、保持泉水持續噴涌等綜合效益,水利部門已就五庫連通延伸工程規劃展開具體調研和論證。規劃將在現有工程基礎上,增加關鍵的“點”、延長調水的“線”、擴大覆蓋的“面”,將地表水與地下水、山體綠化與調水、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統籌規劃、有機融合,為進一步落實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廣蓄水、儲客水、保泉水”的新時期治水思路,形成“河湖連通惠民生,五水統籌潤泉城”的現代水利發展新格局,實現“泉涌、湖清、河暢、水凈、景美”的水生態文明市總體目標并為我市“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提供重要水源支撐與保障。 來源:濟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