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化縣把“小農水”項目建設作為財政支農工作的重中之重,掀起了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高潮。該縣以中央和省財政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補助專項資金為引導,科學整合農業開發、水利、扶貧、國土等部門項目資金,為病險山塘、水庫、泵站、渠系的建設和改造維修提供了穩固的資金保障,確保了工程項目按時保質完成,從根本上緩解了小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薄弱的現狀,有效提高了灌溉水的利用率,增強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新化縣位于湘中偏西的山地丘陵地帶,全縣共有山塘17100口、大中小型水庫280座、1810處骨干河壩、960處固定電力機埠、9457公里灌溉渠道、480處供水工程和64處電站。因年久失修,很多水利設施帶病運行,不僅效益衰減,還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2015年,該縣進一步加大“小農水”項目建設資金投入力度,整合項目資金1300余萬元,改造山塘134口、河壩19處、小型機電泵站23處、渠道248.4千米、渠系建筑物8座、配套渠系附屬建筑物974座,新建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000畝等。
該縣2015年小農水建設項目實施后,改善灌溉面積4.1萬畝,新增和恢復灌溉面積2.55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3.44萬畝,恢復灌溉面積每畝增產180公斤,改善面積每畝增產100公斤。項目區增產糧食868.7萬公斤,增加農業產值694.98萬元,增加經濟作物產值120萬元。同時,加大了項目區引水能力,項目區跑、冒、滴、漏現象基本杜絕,水利灌溉系數由0.51提高到0.65,年節水量為1348.1萬立方米,年節水效益為43.94萬元,惠澤8.71萬農民,實現項目區農民人均增收179.53元。該縣農田水利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為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奠定了堅實基礎。 來源:中國管道商務網
新化縣位于湘中偏西的山地丘陵地帶,全縣共有山塘17100口、大中小型水庫280座、1810處骨干河壩、960處固定電力機埠、9457公里灌溉渠道、480處供水工程和64處電站。因年久失修,很多水利設施帶病運行,不僅效益衰減,還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2015年,該縣進一步加大“小農水”項目建設資金投入力度,整合項目資金1300余萬元,改造山塘134口、河壩19處、小型機電泵站23處、渠道248.4千米、渠系建筑物8座、配套渠系附屬建筑物974座,新建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000畝等。
該縣2015年小農水建設項目實施后,改善灌溉面積4.1萬畝,新增和恢復灌溉面積2.55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3.44萬畝,恢復灌溉面積每畝增產180公斤,改善面積每畝增產100公斤。項目區增產糧食868.7萬公斤,增加農業產值694.98萬元,增加經濟作物產值120萬元。同時,加大了項目區引水能力,項目區跑、冒、滴、漏現象基本杜絕,水利灌溉系數由0.51提高到0.65,年節水量為1348.1萬立方米,年節水效益為43.94萬元,惠澤8.71萬農民,實現項目區農民人均增收179.53元。該縣農田水利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為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奠定了堅實基礎。 來源:中國管道商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