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吳忠日報》消息 4月7日下午4時,在紅寺堡區烏沙塘園區2015年規模化節水灌溉增效示范項目四標段,工人們正在對浮船泵站機組進行調試。該項目負責人馬旭彬介紹:“項目共發展高效節水灌溉7500畝,分別種植苜蓿、桑樹苗等作物,建成后將有固定式噴灌及大型噴灌機等多種節水灌溉方式進行灌溉,在發展特色農業種植的同時達到節水增效的目的,并解決園區特色種植用水問題。”
紅寺堡區地處寧夏中部干旱帶,屬典型的資源性、結構性、工程性嚴重缺水地區。近年來,紅寺堡區為了破解水資源短缺的難題,致力于高效節水灌溉工作的示范推廣,在自治區發改、財政、水利等各廳局的大力支持下,建設了一批高效節水灌溉項目,但是受干部群眾思想認識不到位、后期運行管理資金短缺等因素影響,項目在推進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和問題。紅寺堡區水務局局長付志梅說:“今年,為進一步推進紅寺堡區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建設,扭轉高效節水灌溉工作的被動局面,紅寺堡把2016年列為高效節水灌溉提升年,決心要打一場高效節水灌溉翻身仗,在年初即對這項工作進行了專題部署。”
據悉,紅寺堡區為了支持各鄉(鎮)發展節水灌溉的積極性,該區政府在財政資金十分短缺的情況下,財政預算資金500萬元,通過以獎代補等方式,專門用于鄉(鎮)發展高效節水灌溉,解決其運行管理費用不足等問題。該區農牧、水務、林業等部門全力配合鄉(鎮),在工程建設、水肥一體化管理、作物種植、農技農藝推廣等方面給予支持和幫助。把節水灌溉與鄉(鎮)包干經費掛鉤、與干部提拔重用掛鉤、與年底效能考核掛鉤,每個片區成立一個由鄉(鎮)和部門共同參與的領導小組,對工作不力的部門和個人將啟動問責程序。
紅寺堡區區長譚興玲表示,紅寺堡區特殊的區情、水情決定了發展高效節水灌溉是脫貧攻堅的主要舉措,也是破解農業提質增效的必然選擇。2016年,紅寺堡區將舉全區之力,在5個鄉(鎮)同步推進,農口各部門協同作戰,打造牛記圈、綠科新村等9個片區共計3萬余畝的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區,通過示范帶動,逐步引導群眾走上高效節水灌溉與集約化經營、機械化耕作相結合的節水農業之路。 來源:中國管道商務網
紅寺堡區地處寧夏中部干旱帶,屬典型的資源性、結構性、工程性嚴重缺水地區。近年來,紅寺堡區為了破解水資源短缺的難題,致力于高效節水灌溉工作的示范推廣,在自治區發改、財政、水利等各廳局的大力支持下,建設了一批高效節水灌溉項目,但是受干部群眾思想認識不到位、后期運行管理資金短缺等因素影響,項目在推進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和問題。紅寺堡區水務局局長付志梅說:“今年,為進一步推進紅寺堡區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建設,扭轉高效節水灌溉工作的被動局面,紅寺堡把2016年列為高效節水灌溉提升年,決心要打一場高效節水灌溉翻身仗,在年初即對這項工作進行了專題部署。”
據悉,紅寺堡區為了支持各鄉(鎮)發展節水灌溉的積極性,該區政府在財政資金十分短缺的情況下,財政預算資金500萬元,通過以獎代補等方式,專門用于鄉(鎮)發展高效節水灌溉,解決其運行管理費用不足等問題。該區農牧、水務、林業等部門全力配合鄉(鎮),在工程建設、水肥一體化管理、作物種植、農技農藝推廣等方面給予支持和幫助。把節水灌溉與鄉(鎮)包干經費掛鉤、與干部提拔重用掛鉤、與年底效能考核掛鉤,每個片區成立一個由鄉(鎮)和部門共同參與的領導小組,對工作不力的部門和個人將啟動問責程序。
紅寺堡區區長譚興玲表示,紅寺堡區特殊的區情、水情決定了發展高效節水灌溉是脫貧攻堅的主要舉措,也是破解農業提質增效的必然選擇。2016年,紅寺堡區將舉全區之力,在5個鄉(鎮)同步推進,農口各部門協同作戰,打造牛記圈、綠科新村等9個片區共計3萬余畝的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區,通過示范帶動,逐步引導群眾走上高效節水灌溉與集約化經營、機械化耕作相結合的節水農業之路。 來源:中國管道商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