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级爽快片淫片高清特级_日韩中文字幕网_国产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好男人资源在线观看高清社区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資訊
 
行業資訊

廣東十三五水利投1800億 農村自來水普及90%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2-25  瀏覽次數:553
     冬春之交,正是興修水利好時節。南方日報記者從22日召開的全省水利與三防工作會議上了解到,“十二五”期間,廣東水利投入達歷史最高,完成投資1144.9億元,是“十一五”的1.5倍。展望“十三五”,省水利廳介紹,全省水利預計投入1800億元,將再創新高。

“‘十二五’是廣東水利史上投資規模最大、建設進度最快、綜合效益、防災減災效果最好的五年。”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與“十一五”期間相比,廣東因災死亡人數下降55.9%,直接經濟損失占GDP比重下降23.3%,全省洪澇、臺風和干旱災害損失明顯減少。

會議透露,“十三五”期間,我省水利建設投入重點在四大方面,包括:提升城鄉水利防災減災能力、支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供水需求、推動實現農業現代化和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綠色低碳發展。我省將通過5年努力,確保實現縣城和主要鄉鎮防洪體系分別達到50年一遇和10到20年一遇標準;新增供水能力33億立方米,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0%以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83%等目標。

還有一個多月,今年汛期就將到來。我省各大領域水利建設進展如何,未來又將產生怎樣的效果?記者近日也進行了實地采訪。

走訪1.水利樞紐等重大工程建設加快

寬闊的韓江靜靜流淌,這條粵東第一大河的岸邊卻一派繁忙,鉤機、貨車來回穿梭,大片土地已平整出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省單項投資最大的水利工程——韓江高陂水利樞紐正在緊張施工。60多個月后,大壩鎖蛟龍,韓江出平湖的盛景將出現。

“工程建成后,可基本滿足韓江下游2030年涉及人口747.48萬人,耕地76.6萬畝的供水用水需求,下游防洪標準也大幅提高。”大埔縣移民工作局局長劉流生在施工現場告訴記者。屆時,水位將比現在提升十幾米,從而改善庫區沿線的水運環境和山水景觀,豐富韓江沿岸的旅游資源。

目前,韓江高陂水利樞紐成為2015年應開工建設的國家27項重大水利工程中率先開工、投資進度最快的項目之一。

“不久前,該工程在我省重大水利工程引入社會資本上實現了重大突破。”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工程將由中央、省和社會資本三方總投資61.5億元,而作為國家第一批引進社會資本參與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運營的試點項目之一,去年底已順利完成PPP招標,成功引進一家上市公司投入19.56億元參與建設運營。

韓江高陂水利樞紐僅是近年來我省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加快的縮影。

省水利廳介紹,“十二五”期間,樂昌峽水利樞紐、北江大堤加固達標工程、珠三角地區五大堤圍加固達標工程等重大防洪工程相繼建成,汕頭大圍、榕江大圍達標加固工程基本完成。除了防災減災工程,水資源調配工程建設則大大提高了供水能力。近5年,鑒江供水樞紐、珠海竹銀水源工程等重點供水工程相繼建成。潮陽引韓供水工程、南澳供水工程等一批區域性水資源工程加快實施。高州水庫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主體工程基本完成。

“目前,全省蓄、引、提、調相結合的供水工程體系初步建成。2015年末新增供水能力17.15億立方米,城鄉供水保障能力進一步提高,港澳地區供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城區防洪標準達到100年一遇(其中廣州市防洪標準達300年一遇)。”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說。

走訪2.山區中小河流治理發揮防洪生態效益

除了大江大河的重大水利工程建設,作為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之一,實施一年多以來的山區五市(清遠、韶關、河源、梅州、云浮)中小河流治理,則將防災減災工程建設深入基層的“最后一公里”。  
    記者近日在陽山縣七拱河潭村治理現場看到,蜿蜒的河邊利用山區石料就地取材,疊石護岸,既能防洪又是生態景觀,河中的景觀小島已見雛形,潺潺流水從兩邊河道暢順通過。該縣在去年試點工程建成不久,就經受住了10月一場大暴雨的考驗,沒有發生洪災。

而在試點項目的不遠處,施工人員、挖掘機還在忙碌地作業推土,為盡快治理更多河段抓緊施工。

“我們采用大型機械將河道中間的淤積物進行清理。其中約有80%留作護坡用泥,其余清淤料被轉運到河道兩岸的村莊,幫助當地填補原本簡陋的機耕路或者綠道。”施工人員談到尊重生態,循環利用的治理思路。而采用疊石護岸的大塊石之間的縫隙、孔洞很快能長出水草,不僅能保持水體自凈功能,也能為魚蝦提供棲息空間。

省水利廳負責人介紹,去年我省中小河流治理累計完成治理河長3765公里,特別是山區五市2015年治理河長2121.86公里,治理工作全面加速,超額完成年度治理任務。

此外,1290宗病險水庫得到除險加固,提高了“山邊、水邊、海邊”地區防洪減災能力。在農村基層的水利建設方面,解決了916.57萬農村居民和學校師生飲水不安全問題。全面啟動了94個縣(市、區)的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建設。

據省防總透露,“十二五”期間,廣東在遭受“燦都”、“韋森特”、“潭美”、“天兔”、“威馬遜”、“彩虹”等強風暴雨襲擊和嚴重影響的情況下,沒有出現群死群傷,大江大河、主要堤圍、大中型水庫主體工程無一受損,經過除險加固的水庫也基本無重大險情。

與此同時,在水生態文明建設和水資源節約保護方面,我省已率先在全國出臺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及考核辦法,出臺并實施《廣東省珠江三角洲河涌整治與修復規劃》,使全省用水總量得到初步遏制,節水、護水形勢明顯向好。據初步統計,2015年全省用水總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萬元GDP用水量三大用水指標較2010年分別下降6%、40%和41%。大江大河干流和珠三角主要干流水道水質保持優良,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主要水質指標達標率從“十一五”的45.8%提高到68%。

資金

今年省級水利建設專項資金已下達八成

“‘十二五’時期,全省水利與三防工作雖然取得顯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水利建設的區域發展不平衡,粵東西北地區水利建設‘欠賬’較多。此外,海堤加固達標、山洪災害防治、小流域綜合治理仍相對滯后。”省水利廳廳長林旭鈿介紹,全省水利發展“十三五”規劃已編制完成正在報批。未來五年,全省水利預計投入將達1800億元。

根據規劃,投入重點在四大領域:以提升城鄉水利防災減災能力為目標,加快推進高陂水利樞紐、潖江蓄滯洪區等流域防洪工程、“山邊、水邊、海邊”防洪薄弱環節、中小河流治理和海堤加固達標等重點工程建設,構建江河安瀾、總體可控的防災減災保障體系;

以支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供水需求為目標,加快推進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等一批區域工程建設,全面推進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和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作,構建高效利用、飲水安全的水資源保障體系;

以推動實現農業現代化和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目標,繼續推進大中型骨干灌區改造和整縣小農水工程建設,進一步夯實農村水利保障體系;

     以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為目標,加快廣州、東莞、珠海、惠州等水生態文明城市試點建設,推動江河湖庫水系互聯互通,加強河湖生態治理和管理,構建河湖健康、城鄉宜居的水生態保障體系。

今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林旭鈿透露,今年省級水利建設專項資金計劃規模為74.01億元,現已下達60.23億元,占年度水利盤子的81.4%。同時,還提前下達了2016年中央資金5.59億元,這為順利完成年度建設任務奠定了基礎。

省水利專家建議,除了上級政府投入,各地在用好中央專門為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設置的抵押補充貸款等金融政策的同時,也要轉變思路,對重大引調水工程、村村通自來水工程等具有經濟效益的水利項目,可通過PPP等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建設。在爭取中央支持方面,粵東西北一直以來都是我省爭取中央支持的主陣地,省水利廳建議,珠三角各市也要轉變思路,充分利用中央加大重大水利工程和水生態文明建設投入機遇,認真做好規劃和項目前期工作,與省一起做好與中央有關部委的對接,爭取成為我省爭取中央投入的新增長點。

規劃

突出生態治水推廣“河長制”

與以往水利建設較多著眼于水量調蓄和景觀功能不同,“‘十三五’期間,我省水利建設要突出生態治水理念,把生態理念貫穿于水利規劃、勘測、設計、施工和管理各環節,以生態治水促進水利發展轉型升級。”林旭鈿說,尤其是在項目規劃設計等前期工作中,要把保護和改善生態作為項目建設的應有之義,在建設過程中積極推廣使用新技術、新工藝,打造生態精品工程。

在項目實施上,四大重點方面的水利建設也有了實施目標與時間表:在重大工程建設方面,韓江高陂水利樞紐工程要確保完成年度投資13億元。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前期工作要加快推進。雷州青年運河灌區年底前要完成主體工程建設。粵東灌區工程安揭灌區渠首段爭取年內動工。西江干流綜合整治工程力爭年底前通過國家審批。潖江蓄滯洪區工程爭取6月底前完成可研報告編制,明年3月底前完成立項審批。啟動300公里海堤加固達標工程建設。

在中小河流治理方面,山區五市圍繞“力爭前3年任務2年半基本完成”的階段目標,確保在年底前完成2400公里治理任務,同步推進2017年度項目,力爭今年底前開工率達50%。

在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建設和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方面,全面推進粵東西北地區各市及珠三角的惠州、江門、肇慶共15個地級市94個縣(市、區)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建設,啟動實施“十三五”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作。2018年全面完成村村通自來水工程。

在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重點抓好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和項目縣建設,年度完成目標總投資80%。年底前基本完成15個省級水利建設示范縣建設。

水利設施除了建好,更需要管好用好。

據悉,我省今年還將構建以“河長制”為核心的中小河流管護機制,《廣東省中小河流實行“河長制”的指導意見》即將實施。我省還將盡快印發《山區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和資金管理績效評價辦法》,綜合考核各地專項資金使用、工程建設完成和質量情況、工程運行管理、長效管護機制建立等情況,按照考核結果獎優罰劣。對進度嚴重滯后、發現建設、質量、廉政管理存在嚴重問題的地區,省水利廳將視情況予以全省通報,并提請省府辦公廳予以專項督辦。  來源:人民網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