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們用了一輩子井水,終于盼來了自來水!”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圍場鎮吉上村村書記田建新擰開自家院子里的水龍頭,看到自來水嘩嘩地噴涌而出,激動地說道。今年以來,我市水務部門按照“田水路林村”綜合治理總體思路,結合農村河道綜合整治、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水源涵養等惠民水利工程建設,著力做好“水”文章,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水利支撐。
改善農村飲水條件,助力“環境美”。2015年全市列入“美麗鄉村”規劃內農村飲水不安全重點村62個,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49741人;規劃外農村飲水不安全的重點村9個,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5249人。截至11月底,共完成投資2749萬元,建成供水工程71處,新打井121眼,配套1117套,安裝管路263.6公里,高位水池31處,變頻7套,水處理設施4處,其它輔助工程14處,54990人農村飲水不安全問題全部解決。
改善農村飲水條件,助力“環境美”。2015年全市列入“美麗鄉村”規劃內農村飲水不安全重點村62個,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49741人;規劃外農村飲水不安全的重點村9個,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5249人。截至11月底,共完成投資2749萬元,建成供水工程71處,新打井121眼,配套1117套,安裝管路263.6公里,高位水池31處,變頻7套,水處理設施4處,其它輔助工程14處,54990人農村飲水不安全問題全部解決。
建設水利基礎設施,支撐“產業美”。截至11月底,投資14318.4萬元,新建小微型水利工程2803處,新增蓄水容積5.26萬立方米;完成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投資5.1億元,新打灌溉機井1558眼,規模以上農業園區全部實現水利配套,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24.2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7.4萬畝,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林果產業發展、現代農業園區建設,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提供了堅強保障。
加強水生態文明建設,助推“生態美”。結合鄉村環境美化,投資1.3億多元,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水利水保項目、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小流域綜合治理等四大類水土保持項目,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02平方公里,有效改善了農村生態環境和生產生活條件。 來源:承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