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擁有世界上20%的人口,但是僅擁有全世界淡水資源的7%。水資源的嚴重匱乏和短缺,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環境危機。但是,每天在我們的城市之下,根盤交錯的輸水管網正在以平均20%的漏損率流失掉我們可貴的水資源。
據E20研究院研究統計,目前中國供水管網建設速度為平均每年3萬公里長度,全國城市公共供水管網平均漏損率為20%,而中國水務企業一年的漏損水量約為102億噸,這是一個什么概念呢?這相當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全年調水總量,1.5億城市人口一年的生活飲用水,接近10個密云水庫的水量。若以每噸水的供水成本1.5元計算,每年因漏損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為154億元。若以售水的每噸水價2元計算,則漏損水量的經濟損失則高達200億元以上。
管網長期漏損不僅會造成水資源的浪費,如果不及時修復,裂口逐漸變大,還會造成水管全面斷裂,導致路面坍陷,居民區停水、地下管線隧道坍塌等大事故。同時,在供水壓力變化時,管道漏損點周圍形成的負壓,會將外界污染物吸入到供水管網系統中,構成對居民飲用水的安全威脅。
那么,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做到有效的防漏損呢?其實,目前國際上眾多國家都已經實現基于分區管理及精細化壓力管理等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并將漏損率長期保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以英國的Anglian管網漏損管理為例,通過剖析水網建設維護中的問題,智慧水務解決方案幫助英國最大水務公司減少5%漏損,而自運行以來,每年解決約27000個漏點,達到了英國最低的漏損率水平,大幅度提高了運營效率。
在我國,安恒集團及其水聯網技術服務中心一直致力于供水管網漏損控制方面的研究和工程實踐,自主研發的基于“水聯網®”理念研發的Leakview®管網漏損控制系統及基于DMA分區的主動漏損控制解決方案已經成供水行業管網監控和漏損控制方面唯一的高可靠、高性能、優效率的信息化解決方案,成為智慧水務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該套方案主要包含DMA分區計量、漏損噪聲在線監測、智能精細化區域壓力調控三大漏損控制技術,依托水聯網技術服務中心自主研發的漏損管理云平臺LeakView®系統,可直觀、有效的將三大漏損控制技術手段進行融合。DMA分區計量是指建立一個最小的漏損評估顆粒,將整體的系統劃分成若干較小的子系統,單獨計算每個子系統的漏損水量,以提高漏損管理的能力。漏損噪聲在線監測則是將傳統人工聽漏的檢測工具升級為漏損噪聲傳感器,在DMA分區的基礎上,實現分段實時監測,從而準確預報管網漏損的位置。智能精細化區域壓力調控是指利用水力減壓閥實現的自動控制的區域減壓,通過兩點式減壓(持壓)和連續式減壓(持壓)等方式,在用水高峰期和和低峰區進行相應壓力值的切換,或者根據客戶端的實際用水量需求,進行實時連續壓力調控,做到精細化的壓力控制,從而取得迅速且顯著的節水效果,并且有效降低爆管風險。所有監測數據都會上傳至云端的LeakView®管控分析系統中,利用云計算和大數據分析技術對片區管網進行精細化監控和系統化管理。
據悉,水聯網技術服務中心的 Leakview®管網漏損控制系統及基于DMA分區的主動漏損控制解決方案,已在全國包括北京自來水集團在內的大約20家水務公司實施或終端調控示范應用,同時還在各地搭建數十個供水管網壓力控制區,年度總節水約216萬立方米。其中,從2011年10月開始在北京石景山永樂小區實施的項目不僅將該小區的管網破裂及爆管率降低為零,還實現了每日節水近1000立方米,預計該小區年節水量將超過30萬噸。該小區的居民表示,自水聯網@LeakView@(漏損可視化)管網漏損管理平臺及基于DMA分區的城市供水管網綜合漏損控制方案管理該小區管網后,不僅他們擔心的用水量減少、高層水壓上不去的情況沒有發生,反而用水量充足,而且以前因為時常爆管后發生的水質變黃和小區內到處挖溝施工的問題也解決了。而該項目也為石景山自來水公司節約了大量人力物力,實現了智能化的可預警的管網防漏損。
水聯網技術服務中心作為安恒集團的智慧水務信息化專家,始終堅持以前沿科技和信息化融入水務及環保行業的發展,承載水聯網®——互聯網+智慧化精細水管理體系理論的精髓,以領先的精益研發能力和始終緊跟國際信息化技術的實力,結合集團水務及環保領域十數年的精耕細作,重點關注城市安全供水、管網漏損控制、水資源高效應用以及市政節能與創新技術的實際工程應用,以不斷前行的技術研發能力、領先的解決方案和優異的項目實施水平,成為水務及環保行業的優質服務提供商。集團總裁萬眾華表示,隨著中國城鎮化進程,水資源和水環境的承載力問題愈益受到重視,踐行習總書記“節水為先”的指示,開發水資源存量資產將成為目前及將來最重要的一項行業重任,水聯網技術服務中心基于“水聯網®”理念研發的Leakview®管網漏損控制系統及基于DMA分區的主動漏損控制解決方案就是希望通過創新的思維和切實可行的方案,解決城鎮化進程中的水資源的瓶頸問題,節約水資源,支持城市的可持續健康發展。200億元的管網漏損提醒我們,智慧水務的市場擁有廣闊的空間,未來的水務市場必將屬于智慧水務,智慧水務的早春已經到來! 來源:中國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