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水庫聯網工程建設指揮部專職副指揮長俞文勝說:“目前工程一期進展比較順利,5個子工程都按照年初確定的目標完成。我們力爭在今年底前實現一期基本工程竣工。”
北部水庫聯網工程于2013年動工,總投資8.2億元。作為永康城區供水第二水源,該工程建成后,可向城區供水3000萬立方米,解決城區單水源供水、水量不足、安全性差、保證率低等問題。
永康市在推進“五水共治”工作中,以保供水為重點,大力實施開源引調、保護提升、節水增效等為核心的“3+3工程”,積極探索市場化手段,推行居民用水階梯價,保障經濟社會與水資源及環境的協調發展。
推進開源引調,“三大工程”保供水。除北部水庫聯網工程外,永康在全市實施“庫塘聯網”工程,構筑互連互通、互調互補的庫塘水網工程體系。目前,永康大橋、珠坑、三聯等三座水庫實施“庫塘聯網”后,可調配水資源達800余萬立方米,全市新增農業灌溉面積9171畝,受益農戶3750戶,直接受益群眾1.28萬人。此外,永康還與磐安縣合作新建磐安虬里供水水庫,實施境外引水工程。每年擬引進磐安縣優質水源2000萬立方米,目前,該工程項目已完成可研性方案。
強化保護提升,“三大載體”保水質。在飲用水源地楊溪水庫設立警務室,重新修訂飲用水源保護區劃定方案,完成全市6大主要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創建工作,實施城市供水水面保潔7100畝。實施楊溪水庫生態濕地工程。其中,一期240畝工程投入運行,氮和磷去除率分別為44.72%和56.86%,生態濕地列為全省52個治水典型工程案例之一;目前二期200畝工程已完工。實施農村飲用水改善提升工程,其中象珠、珠坑兩座水廠擴建主體工程完成,農村飲水人口有7萬多人受益。
落實節流增效,“三大抓手”提效率。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試點,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去年,永康通過實施“機器換人”技術改造項目211項、“兩化融合”項目28項,建成“永壓銅業”、“興達鋼帶”等一批工業節水和非常規水資源利用示范項目,達到了“兩少一達標”(少用新水、少產廢水、達標排放)的目的。在推進農業節水方面,永康去年新增旱澇保收面積4560畝,新增噴微灌面積1440畝。今年,永康還全面推行居民階梯水價制度,用水量設置為三級,第一級水量原則上按覆蓋80%居民家庭用戶的月均用水量確定,保障大多數居民基本生活用水需求,實行低價;第二級按第一級階梯價格的1.5倍確定,第三級水量為超過第二級水量的部分,按第一級水量價格的3倍確定。
“階梯水價就是通過大幅度拉開少量用水與超量用水水價之間的差距,讓節水者從價格中得到鼓勵,讓浪費者承擔髙額成本,有利于引導居民合理用水、節約用水,使‘3+3’工程的成效落到實處。”永康市發改局負責人說。 來源:金華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