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和縣金星村200座溫棚喜獲豐收。一筐一筐的人參果新鮮上市,甘甜爽口,供不應求。據悉,自從小型水利工程改革村里的硬化渠道歸給了老百姓自己管理和維護后,村子里的5000畝耕地和特色瓜果溫棚灌溉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
2013年,金星村小型水利工程通過試點改革交給村民自主管理使用后,特色種植業得到了不斷發展壯大。像金星村一樣,去年民和縣有30個村的小型水利工程通過承包、租賃、拍賣、轉讓、委托管理等多種形式改革找到了自己的“管家”。這不僅杜絕了亂收費現象,更改變了以往農民只管用水不管工程的習慣,提高了水利工程管護能力和灌溉效率。
在小型水利工程試點改革中,我省選擇了3個縣13項工程開展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實際完成了77項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工作。通過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進一步明確了工程的管護責任,形成各具特色的管護機制,真正改變了部分小型水利工程“國家管不了、集體管不好、農民管不到”的問題。有效解決了小型水利工程設施管理權責任模糊、主體缺位、老化失修、效益衰減等問題。這也使遍布農村涉及灌區和人飲的小型水庫、農田渠道、淤地壩、電灌站等水利設施作用得到了進一步發揮,徹底打通了小型水利工程水脈惠及民生的“最后一公里路”。
記者從青海省水利廳水利管理局獲悉,目前,全省各地均成立了小水體改工作領導小組,有38個縣(市、區)編制完成了《實施方案》,其中20個縣的改革方案已經政府批復實施。隨著小型水利工程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意味著未來五年青海13萬個小型水利工程將全部找到自己的“管家”。 來源:慧聰水工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