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鄭州市印發征繳南水北調供水水費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公布了鄭州市南水北調供水價格為0.74元/m3,其中基礎水價部分0.36元/m3由各區政府按水量墊付,自來水生產單位正常生產南水后再繳足水價。
通知顯示,鄭州市每年要取南水5.4億m3,各地承擔的費用如下:新鄭市5000萬m3×0.36元/m3=1800萬元;中牟縣2740萬m3×0.36元/m3=986.4萬元;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9400萬m3×0.36元/m3=3384萬元;滎陽市5840萬m3×0.36元/m3=2102.4萬元;上街區1500萬m3×0.36元/m3=540萬元。鄭州市區29520萬m3×0.36元/m3=10627.2萬元。
記者從鄭州市南水北調辦計劃處了解到,根據運輸距離和成本不等,我省南陽地區基礎水價為0.18元/m3,黃河以南為0.36元/m3,黃河以北為054元/m3.。
該處負責人表示,這次水費征繳代表著南水北調正式走向運營程序,不過,這次征繳水費是針對各用水縣(市、區)政府及生產單位的,普通市民的水價以物價部門聽證會的最新結果為準,“聽證會的漲價方案里已經包含了南水北調水價的因素。”
該負責人還透露,目前,各生產單位已經開始加快南水生產。預計本月底,白廟水廠的南水日產能會由現在的10萬噸左右上升到20多萬噸,再加上柿園、劉灣兩個水廠現有約50萬噸的南水日產能,整個城區約100萬噸的日用水量八成將依靠南水。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