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搬遷入園的方式,嘉興港區將平湖市多凌線帶有限公司、浙江多凌拉鏈制造有限公司、嘉興市港區大洋輔料有限公司,整合重組為一家企業,入住工業園區。在完善產業布局、提升行業水平的同時,實現節能低碳、綠色環保的企業轉型。3家印染企業整合提升后的新址建筑面積近12000平方米,主要分為織造車間、印染車間和污水處理系統3大部分,總投資達到了5358萬元,廢水處理設施建設完好。新平臺的建立,為3家企業在硬件上提供了集中供熱,減少了能源消耗。平湖市多凌線帶有限公司是這3家印染企業中規模最大的,要實現轉型升級目標,技術提升是關鍵。在此次整治提升以后,公司更新了80%的現有設備,其中,印染設備全部替換實現自動化。企業的污水處理能力擴大至每天1200噸,中水回用率達到60%,污水排放總量削減30%。
五金行業是乍浦鎮的傳統特色行業,生產企業多、產品種類齊全。但是五金行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建設標準不高、管理不規范、污染水環境較重等。因此,港區對符合安全、環保要求的企業鞏固保留;產品有特色、發展有潛力,但存在一定問題的企業整改提升;小散存在違建和污染問題突出的企業要實施關停或集中進創業園經營。當前,正抓緊完善整治標準,明確整改時限,抓緊啟動創業園建設,2015年完成酸洗企業的整治,2016年底前完成所有五金行業整治工作。今年港區企業污水全入網工作啟動早,進度快,成效好。目前已入網企業達60家,占全年計劃的78%,同時還完成了200多家餐飲店等商戶的污水入網工作。
同時,嘉興港區還加大農村生活污水入網力度。在港區乍浦鎮實施雅山東路—多凌路—老滬杭路—長安橋集鎮的污水管網延伸工程,雅山東路至長安橋集鎮沿線人口密集、企業眾多,建設臨時管網和提升泵站,開展集污納管。南河塘、南城河是目前港區污染最嚴重的河道,治理難度很大,在沿老滬杭南灣路至陳山路建設污水管網,將沿線企業污水和居民的生活污水納入管網,在沿河岸建污水收集管網,將沿河居民的生活污水納入管網,抓緊實施垃圾中轉站的廢水處理工程和相關小區的污水入網改造。
嘉興港區農村農戶住宅分散,考慮到成本和實用性,不太適宜大型污水管網鋪設作業,當地積極探索應用小型污水凈化槽。記者了解到,港區在乍浦鎮馬家蕩村進行試點,應用凈化槽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凈化槽是一座集成化的小型污水處理廠,不需要長距離鋪設管道,設置場所靈活,占地面積少。該設施運行穩定,處理效果好,安裝便捷。目前,試點的24臺已安裝完畢,受益農戶80多戶,治污效果良好。 來源:嘉興在線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