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溪水庫水位下降明顯,裸露出大片巖石區域。記者許天長攝
站在大壩上看去,只見往日壯闊的水面“瘦”小了許多,水庫的四周,祼露著干涸的河床,很多以前被淹沒在水下的石頭都露了出來,“這個水平面比正常時低了十多米。”昨天上午,白溪水庫管理局副局長周興軍告訴記者,白溪水庫自2006年向寧波供水以來,目前的水位已是近十年來的第2低位。
蓄水量減少了一多半
周興軍說,自從2014年“鳳凰”臺風以后,庫區范圍內基本未有強降雨,雨量明顯比常年偏少。今年1至5月白溪水庫上游累積降水量451.3毫米,較同期多年平均值偏少約22%,明顯偏旱。今年初庫水位151.07米,5月末庫水位為134.81米,較歷史同期平均值偏低近13米。入庫水量4600萬方,較歷史同期平均值偏少39.2%,歷史同期最高為2012年164.95米,最低為2011年126.14米,平均為147.37米。
有關資料顯示,白溪水庫自2006年7月3日開始向寧波供水,日供水量設計值為50萬方,每年可向寧波市供水1.73億立方米,日供水量基本占寧波市區日用水量的40%左右,2012年12月4日更是達到了日供水量75.9萬方的最高紀錄。今年1至5月份白溪水庫城市供水量累計7780.3萬方,略大于歷史同期平均值(7521.7萬方),日均供水51.5萬方。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隨著被譽為寧波人的大水缸的白溪水庫存庫容的減少,從今年5月份起,面對今年入庫水量少、庫水位持續下降的不利形勢,在市水利局的統一調度下,白溪水庫開始減少向寧波的日供水量,從日供水70萬方降至目前的50萬方左右。“按目前的供水標準,我們還可以堅持80天左右。”白溪水庫相關負責人表示。
全市供水目前基本正常
“我們現在是天天盼著下雨,好將水庫的蓄水量提起來。在沒有有效降雨的情況下,我們緊繃供水這根弦,以保安全供水。”白溪水庫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水庫的庫容雖然減少了,但是白溪水庫的水質還是比較好的,達到了飲用水的品質。”周興寧表示,近段時間,他們一方面積極配合省、市、縣相關監測單位定期采、送水庫水樣,并對化驗分析結果進行匯總研究,一方面強化在線監測系統,安裝了水質安全在線生物預警系統和水面浮動式水質在線監測終端,提高實時監測能力。綜合各監測單位對白溪水庫水質監測的數據來看,主要指標除總氮、總磷在地表水II類,其他指標均在I類,白溪水庫水質總體情況良好、較穩定。
昨天記者還從相關部門了解到,雖然全市水庫的蓄水量大面積減少,但是,由于前期的科學調度,目前,各方面供水基本正常。為了全力保生活用水,對于水庫下游和生態用水已經采取控制措施。
記者還從市氣象臺了解到,預計到本月中下旬左右,我市會有明顯降水。屆時,我市缺水的局面也許會得到一定的緩解。
另據市水文站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截至昨天下午4時30分,向中心城區供水的白溪、橫山、周公宅、皎口和亭下水庫蓄水量為21294萬方,占總蓄水量的43%。姚江水位仍處于0.28米的低水位,蓄水量為4484萬方,按照常規,姚江水位低于0.73米以下,就屬于低水位。隨著用水高峰期的到來,我市的抗旱形勢依然嚴峻。市防指在此呼吁,市民朋友請積極參與到“護水、愛水、節水”的行動中來。
相關新聞
多措并舉優化水源調配
水利部門的監測顯示,今年年初以來,我市各主供水源地蓄水量比往年同期偏少,原因是去年汛期結束以后降水嚴重偏少,水源地降水均低于同期多年平均值。與此同時,隨著城鄉一體化的持續推進,鄞州、鎮海等地鄉鎮供水陸續并入城市大網供水,城市集中供水明顯增加。
為此,我市水利部門自去年11月起,就對水庫下游灌溉及生態環境補水進行控制,并于今年2月中旬開始暫停水庫單純發電,暫停鄉鎮并網擴供。同時針對白溪等水庫蓄水持續下降情況,從2月初開始,啟用亭下—蕭鎮泵站水源,加大了寧海西溪—黃壇水庫供水至每天15噸,并適度維持城市供水東、西線水源合理平衡,優化城市供水水源調配。來源:浙江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