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建造的首個生態水庫黃浦江上游水源地原水工程于日前開工,并將在明年底具備通水功能,后年開始逐步供水。
水庫建成后將惠及上海金山、奉賢、松江、閔行和青浦五區670萬市民。同時,這一工程將通過人工物理措施和構建比較完整的生態群落,使庫區的生態功能發揮到極致,從而大大減少水中的有害物質,降低水中的富營養成分。
“黃浦江上游水源地工程建成后,上海市西南五區全部改從常年保持在Ⅲ類以上水質的太浦河取水。規劃供水規模為351萬立方米/天。” 黃浦江上游水源地工程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上海市水務局局長顧金山表示,上海在進一步提高區域安全、優質供水保障能力的同時,將努力實現全市城鄉供水公共服務均衡化。
此次黃浦江上游水源地原水工程,將通過增氧、掛膜兩種人工物理措施吸附水中的有害物質。同時通過種植菖蒲、苦尾草、蘆葦等沉水和挺水植物,放養貝類、螺螄、白鰱等生物,讓其吃掉水中的藻類,減少水中富營養成分,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