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道,世界銀行日前預測顯示,通過投資發展中國家飲用水設備,為貧困地區7.5億多人口供應飲用水,將帶來比預期更大的收益。與此同時,改善衛生狀況也將帶來巨大的益處。印度總理莫迪已經將修建基礎公廁列為印度的主要任務。
水和衛生一直是聯合國的一項重要工作。傳染性痢疾是導致發展中國家人口銳減的原因之一,而投資改善水資源,每年可減少17萬人死亡,改善衛生條件將可減少8萬人死亡。過去25年來,全世界20多億人因水和衛生狀況的改善而受益。2030年前家庭安裝的基礎用水設施每年將投入140億美元,收益可達到520億美元,投入1美元約有4美元的回報。
世界銀行水務與衛生設施項目高級經濟學家蓋伊?哈頓(GuyHutton)表示,有關基礎用水和衛生設施的方案,從經濟角度看將會是理想的投資選擇。與他2012年主導的研究相比,目前的投資收益要比當時的預測值高兩倍,部分原因是痢疾病癥數量的減少高于預期以及鉆井的成本下降。(1美元約合6.25元人民幣)
哥本哈根共識中心的約恩?羅伯格(BjornLomborg)表示,清潔的飲用水和好的衛生條件能夠救很多人,但是回報率或許不如加強營養和消滅瘧疾更為“壯觀”,但是研究測算的只是健康收益和節省的時間,比如不用到河里去取水。隱含收益還有“體面生活、社會狀態和安全等因素。聯合國已經在2010年將改善衛生設備和飲水定義為基本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