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工程:春節前將全面竣工
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期以防洪和治河為主,減少洪澇災害并為治污打基礎。
在一期工程中,共安排了南淝河、兆河等重點入湖河道防洪整治、河道清淤護岸及截污管網建設等16個項目,總投資129億元。
截至2014年12月底,基本完工,累計完成投資74.12億元,占實際需要投資的93.4%,春節前將全面竣工。
在2014年完工的基礎上,一期工程將在2015年完成工程竣工驗收決算審計。
二期工程:97個項目全面開工
二期工程則以治污和防污為主,控制和減少污染負荷。
據悉,共安排了城鎮污水處理及配套管網、重要水源地保護、入湖河道防洪治理、支流環境整治、環湖濕地修復、受損礦山修復等98個項目。
截至2014年12月底,除肥西縣派河上游河道整治及生態修復工程因與引江濟淮工程內容重復、暫緩實施外,其他97個項目已全面開工。
統計顯示,已累計完成投資31.3億元,占實際需要投資(99.8億元)的31.4%。
“二期工程在2014年全面開工的基礎上,將在2015年加大調度力度。”相關負責人介紹,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會全面加快工程推進,今年完成投資80%以上。
三期工程:申請貸款全部獲批
“三期工程以擴容和保護為主。”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共安排補水引流、流域治理、節水灌溉、能力建設等4大類19個項目(44個子項目)。
三期總投資129.4億元,其中申請國開行貸款100億元,2014年11月15日,已全部獲得國開行批準。
“要充分利用國開行分段施工、分段放貸的有利條件,對符合條件的標段先行施工,保證2015年部分項目開工。”該負責人說道。
“到2015年底,環湖主要河道水質趨于好轉,湖區藍藻暴發得到初步抑制。”該負責人給出了這個目標。
四期工程:謀劃編制可研方案
一、二、三期工程順利推進,環巢湖生態示范區建設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合肥將“大手筆”往下書寫。
相關負責人介紹,在2015年,會由市直相關業務主管部門會同縣(市)、區、開發區,上下聯動,加強與省開行的溝通、銜接,開展四期工程可研方案的編制。
相關新聞
十五里河、派河水質爭取今年達標
為了水更清天更藍,合肥人一直在努力。1月17日,合肥市召開環巢湖生態示范區建設和合肥市環境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去年合肥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190天,優良率為52.1%,比2013年增加8天。
而在水環境保護中,將印發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綜合治理方案,力爭2015年十五里河、派河水質達標,南淝河水質進一步改善。
合肥城市飲用水源24小時監測
2014年,合肥巢湖流域11個國考斷面中有7個斷面達到考核要求,比2013年又增加1個,達到了歷史最好水平。
巢湖及支流水質呈現好轉趨勢。巢湖湖區藍藻水華面積、頻次及藻密度低于往年同期。
城市飲用水水源地董鋪水庫、大房郢水庫水質達標率100%。同時,合肥建成運行省內首個飲用水源水質監測預警系統,該系統可以實現24小時全天候自動監測和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