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 (記者/劉懷宇)14日,廣州市城市供水水源規劃(修編)環境影響評價開始第一次公示,報告顯示廣州供水水源將進行調整,其中流溪河下游不再作為備用水源。
公示內容顯示,在原《規劃》提出的西片以西江為主要供水水源,南片以沙灣水道和順德水道為主要供水水源,東片以東江北干流、增江為主要供水水源,北片以北江、流溪河為主要供水水源,4大水源相互補充的供水格局基礎上,取消流溪河李溪壩以下水源,市新增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向南沙區供水,將番禺區鐘村水廠現陳村水道水源調整至順德水道并整合沙灣水道水源。流溪河李溪壩以下常規水源功能應隨人和水廠停產轉供水后取消。
在備用水源方面,調整流溪河下游、西航道備用水源為和龍水庫并從流溪河李溪壩補水,新增增城區聯安、白洞、梅州水庫和南沙區白灰田水庫為備用水源。
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當日接受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水源保護區范圍的調整并不會影響到流溪河的治理工作,流溪河治理力度只會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