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同金大娘一同受益的不僅僅是整個小區的384戶居民。昨日,記者從沈陽水務集團得到了這個好消息:日前,該集團今年計劃改造的130個小區、總計131公里內網管線全面報捷。加之去年改造完成的122個小區、130公里供水管線,這一持續兩年完成的政府“辦實事”工程,使全市92萬居民受益。
70歲大娘不用困水洗菜了
金大娘今年70歲,在斗姆宮小區住了20多年。最近兩年,由于地下自來水管線老化嚴重,經常因為維修管線的漏點而停水。
“一個月得停一次,有時高層住戶沒有水,也來我家接點。”金大娘說,漏水管線維修后,會混進一些污水,所以每次來水時,自來水得放出兩桶才能用,而這種情況基本家家都存在。
“因為水有雜質,洗菜都是用提前困的水。”金大娘說,原來的自來水有雜質,只要放一宿,水缸里就能沉淀下來一層。所以家里用水都事先困好,洗菜從來不直接用自來水。不過現在情況不一樣,自打8月份換完水管線后,水質變好,家里再也不困水洗菜了。
泵房內可24小時監測水質
自來水到金大娘家,需要這樣一個旅行:從水廠經過市街管網到供水泵房,再經小區內網送至水龍頭。事實上,2012年以前,市政府先后投入巨資,陸續改造市街供水管網365公里、居民小區供水管網555公里,改造居民供水二次加壓泵站612處。昨日,記者又來到負責為金大娘家供水的泵房。
“水泵的泵提和葉輪都是不銹鋼材質,運行十年沒有問題。”沈陽水務集團實事辦主任高云鶴說,泵房內的機組可以根據出水壓力的不同自動調節水量,而且還安裝了在線監測設備,可以隨時監測余氯和濁度,一旦發現問題可立即采取措施。
據了解,在供水內網改造過程中,水務集團在水源出口及泵房等位置,總計布設了130個在線監測點位,實現了從出廠到終端水質全流程在線監測。記者 劉宏偉
來源: 沈陽晚報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