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號,在瑪納斯縣塔西河灌區水權交易中心,包家店鎮塔西河村農民用水協會會長劉玉奎領到了4萬多塊錢,這是56戶農民1370畝地節約下來的水,通過水權交易中心走向市場獲取的收益,而當初他們與水權交易中心簽訂協議時還心存疑慮:“也害怕,萬一這個錢拿不上,到時候我們給農戶沒法解釋,但是今天把這個錢拿上非常高興,我們給農戶按照春天給人家講的,宣傳的,可以把這個錢發給農戶。”
今年春天,瑪納斯縣首先在塔西河灌區進行水權水價改革試點,他們以土地確定水權,由農民用水協會細化水權到每戶,做到畝有定額,戶有總量。節約下來的農業用水,水權交易中心再以現行水價的6倍價格進行回購,然后賣給工業園區的企業。瑪納斯縣水權交易中心主任朱偉:“在高效節水首部節約出來,供給我們的三水統調工程,然后再協調給塔河灌區的工業園區,農業用水轉移到工業了,我們農業用水的價格是7分7,現在我們中心回購的價格是4毛6分2,扣除基本水價,還有協會的20%,最后3毛3分錢直接反給農戶的。”
在今年春夏季節,塔西河灌區農民用水協會與水權交易中心預約銷售100萬方節約的農業用水,目前交易到工業企業的水量是80萬方,瑪納斯縣縣委常委李春林:“我們建立這樣一個水權交易機制,把農民要我節水變為我要節水,他的主動性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另外整個按照市場化機制操作,政府在里面很少參與,真正體現了政府配置資源,調控市場,而不參與市場行為,使得我們水的商品屬性得到了體現,從高效節出來的水向工業、城市生態轉化,更加流暢、更符合市場規律。”
我區將在2015年進一步擴大水權水價綜合改革試點范圍,到2016年在我區全面推行。自治區水利廳廳長覃新聞說,瑪納斯縣取得的經驗值得各地借鑒學習:“瑪納斯的水權水價改革可以說走在了全疆的前列,大膽探索初見成效,可以說是成功的,把節水的主體農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各個縣各個地區各個流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來探索摸索,最終目標就是實現水利的現代化,進而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