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府出臺了關于深化改革推進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完善措施,重點推進小水庫、小泵站等8項小型水利工程的改造提升,使現有小型水利工程除澇灌溉能力得到有效發揮,全市農田有效灌溉面積提高到80%以上。
新出臺的實施意見對現有的和新建的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權和使用權進一步明晰。同時,將探索建立小型水利工程“兩證一書”制度(所有權證、使用權證、管護責任書制度),開展22個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改革創新試點工作。另外,積極探索創新小型水利工程建設模式,支持自主建設,明確了自主建設方式,對建設主體、建設管理進行了分類指導。按照“所有權有歸屬,管理有載體,運行有機制,工程有效益”的要求,落實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主體和管護責任。在推進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過程中,我市將多渠道籌集工程管護經費,建立穩定的管護經費保障機制。管護經費原則上由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權主體負責籌集,財政適當給予補助。要強化規劃引領、堅持多元投入、強化組織領導、加強宣傳力度等四個保障措施。意見明確將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建設任務列入年度水利工程建設任務,納入對縣區年度目標管理考核范圍。
至2017年底,全市將完成加固病險小型水庫685座,更新改造小型泵站4.3萬千瓦,加固、新建小型水閘554座,改造灌溉面積1-5萬畝的灌區17處共37萬畝,擴挖塘壩10.36萬口,整治河溝3849條,新建機電井300眼,末級渠系基本暢通,小型水利工程效益進一步提升,防汛抗旱能力進一步增強。
新出臺的實施意見對現有的和新建的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權和使用權進一步明晰。同時,將探索建立小型水利工程“兩證一書”制度(所有權證、使用權證、管護責任書制度),開展22個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改革創新試點工作。另外,積極探索創新小型水利工程建設模式,支持自主建設,明確了自主建設方式,對建設主體、建設管理進行了分類指導。按照“所有權有歸屬,管理有載體,運行有機制,工程有效益”的要求,落實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主體和管護責任。在推進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過程中,我市將多渠道籌集工程管護經費,建立穩定的管護經費保障機制。管護經費原則上由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權主體負責籌集,財政適當給予補助。要強化規劃引領、堅持多元投入、強化組織領導、加強宣傳力度等四個保障措施。意見明確將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建設任務列入年度水利工程建設任務,納入對縣區年度目標管理考核范圍。
至2017年底,全市將完成加固病險小型水庫685座,更新改造小型泵站4.3萬千瓦,加固、新建小型水閘554座,改造灌溉面積1-5萬畝的灌區17處共37萬畝,擴挖塘壩10.36萬口,整治河溝3849條,新建機電井300眼,末級渠系基本暢通,小型水利工程效益進一步提升,防汛抗旱能力進一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