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在連平縣元善鎮大埠村村民賴慶木家中,水表和自來水管已經裝好。賴慶木說,現在村民已經用上了放心的自來水,告別了50多年的井水。賴慶木介紹說,政府提出修建自來水管,村民特別支持,每家每戶主動籌資2000元,因為村民用井水都用怕了。近年來,由于長期飲用井水,村里許多村民得過腎結石。現在好了,村民可以用上放心的自來水了。政府多方籌集資金
解決百姓生活難題今年,市委書記何忠友到連平縣元善鎮黨代表工作室接訪時,大埠村村干部反映該村仍有2700多村民存在飲水安全問題。根據何忠友和縣領導的要求,元善鎮立即協調縣水利局,安排技術人員對大埠村飲水安全工程進行了實地察看、勘測,并制定了工程實施方案。縣財政承諾解決15萬元資金,市有關部門安排20萬元,再加上村里自籌資金10多萬元,大埠村飲水安全工程得以很快動工。目前,已經解決了近400村民的飲水安全問題。大埠村負責人說,今后會逐步解決其他村民的飲水安全問題。不僅是大埠村部分村民飲水問題解決了,自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連平縣元善鎮南湖社區、東河村的群眾生產生活都得到不斷改善。據了解,南湖社區已經解決400多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在垃圾收集方面,已選好垃圾桶安放點,并購置了20個移動垃圾桶,5個垃圾池也在籌建中;在農業水利灌溉方面:積極組織村民清理淤泥,購買抽水機進行抽水,解決農旱問題。另外,在社保卡辦理方面,除在校學生和外出務工人員另行辦理外,南湖社區社保卡辦理率達99.9%。完善“三五三”服務網
構建便民服務長效機制元善鎮村民得實惠,僅是連平縣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黨委政府為民辦實事的一個個案。據了解,自今年年初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連平各級黨委政府針對服務基層、服務農村、服務農民主動性不夠強的問題,縣農業局、縣公安局、縣衛生局、縣林業局、縣畜牧局、縣農機局等單位成立便民服務隊,開展“六送下鄉”(送政策、送服務、送科技、送醫藥、送農資、送溫暖)活動,主動服務基層、服務農民。據統計,今年以來,連平縣組建的春耕服務隊為農戶發放農用物資13次,受益群眾6523人,組織36臺拖拉機幫助農戶完成機耕作業150多畝;畜牧獸醫漁業服務隊為2.63萬頭(只)畜禽注射了動物疫苗,發放養殖技術材料3000多份、消毒藥物600公斤;農業科技服務隊向200戶農業科技示范戶發放物資補貼7.5萬元;醫療服務隊下鄉免費為群眾送醫、送藥,共診療病人2630多人次,免費發放了價值3.68萬元的藥品。同時,農業部門還舉辦了各類種養技術培訓班12期,現場技術指導4300多人次,發放種養技術資料1.3萬份。此外,連平還以縣行政服務中心為主平臺,設立24個窗口(單位),在鄉鎮建立13個便民服務平臺,在村(社區)建立175個便民服務室,方便群眾辦事。近年來,連平縣不斷探索完善干部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有效載體和機制,特別是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更是建立了以縣、鎮、村三級為民服務網絡體系為基礎,以縣直部門“五個聯”為民服務工作機制為核心,以領導干部聯系服務群眾“三制度”為保障的服務群眾長效機制,切實轉變了干部工作作風,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據統計,目前連平全縣有200多支便民服務隊,今年以來,“三五三”服務網絡共為群眾辦好事實事9800多件,受益群眾達1.3萬多人次,服務范圍涉及全縣13個鄉鎮175個村(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