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级爽快片淫片高清特级_日韩中文字幕网_国产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好男人资源在线观看高清社区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資訊
 
行業資訊

基層水利部門連帶貪腐頻現 犯案手法花樣翻新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7-24  來源:半月談  作者:張興軍  瀏覽次數:346

記者在豫桂陜鄂等省區采訪發現,在投資力度和工程數量不斷增加的背景下,近年來基層水利部門成為貪腐高發區。除了涉案人員數量和金額呈上升趨勢外,“水耗子”犯案手法也花樣翻新。如何進一步扎緊反腐“籬笆墻”,仍需各方共同努力。
拔出蘿卜帶起泥 腐敗總能湊一窩
不久前,河南省紀委通報了42起涉及水利的典型案例,涉及黨員干部64人(其中縣處級以上干部7人),25人被開除黨籍,23人被開除公職,24人被移交司法機關處理,涉案金額2612萬元。
河南省紀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涉案人員既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也有農村基層組織工作人員。42起案例中,收受賄賂類涉案47人,占73%,失職瀆職類涉案10人,占16%。
無獨有偶。根據公開披露的江西省委有關通報,該省“水利建設資金使用過程中,存在嚴重權錢交易、貪污賄賂等問題。”今年2月初的通報顯示,僅2013年7月以來,江西就查辦水利系統違紀違法案件24件,結案13件,處分13人。
基層多位參與查辦案件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對近年來發生的基層涉水案件稍作梳理,就會發現這一領域的貪腐正呈現“三多”態勢:一是案件數量正在增多;二是涉案金額明顯增多;三是單一案件涉及人員越來越多。“種種跡象顯示,基層水利系統正成為貪腐高發地帶,應該引起警惕。”
河南省紀委通報顯示,焦作市大沙河改線設計項目中,148萬元的中標價中,企業用于回扣的資金就達67萬元,近乎一半,堪稱“小水大腐”典型。
涉水貪腐中,“拔出蘿卜帶出泥”的窩案尤為引人注目。在日前查處河南焦作市水利局原局長燕國明貪污受賄等問題的過程中,相繼牽扯出該單位財務科原科長、副科長、總工程師,以及下轄一水庫管理處會計、出納等多人違法犯罪事實;在河南固始縣,該縣水利局通過虛列工程支出、套取專項資金等手段私設“小金庫”,案件共涉及9人,其中8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1人被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2013年貴州省黔東南州紀檢監察機關查辦的水利系統窩案、串案涉及5縣33人,其中被查處的包括州水利局副局長1人、縣水利局局長5人、副局長3人,涉及公務人員17人。
專家表示,水利系統窩案、串案多發,涉案人員之多、范圍之廣,令人震驚。行賄人員大都“用錢鋪路”,上至局長、監理,下至出納、保管員,逐一“打點”。
水利腐敗,總有新花樣
1962年出生的涂光珍曾任河南南陽市鴨河口水庫東灌區建設管理站副站長。在任期間貪污、受賄、挪用資金合計200余萬元,于2013年3月被判刑12年。
2008年底,南陽市源正水利水電建筑公司競得當年度鴨河口灌區續建配套節水改造一二三期工程部分標段。為表示感謝,公司項目經理楊某一次性給了涂光珍8萬元“好處費”。
判決書顯示,自2008年底至2012年1月,涂光珍先后14次借工程招投標之機索賄受賄,少則5000元,多則10萬元,行賄人員均來自源正公司。這種“長期合作細水長流”的吃回扣手法,成為該案一大特點。
陜西社科院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郭興全認為,一些小水利工程項目金額不大,不容易引起相關部門重視,但由于作案時間長、次數多,每個項目都要吃拿卡要,單次受賄少、累計受賄多,最終釀成巨貪。
更明顯的一個案例是,貴州一少數民族自治州水利局馮某幾年內收受賄賂110多萬元,這些贓款來自32人69次賄賂,少則數千元,多則上萬元。
除了上述“傳統手法”外,通過“手段創新”制造貪腐機會,成為新的發展趨勢。
據了解,2009年廣西天峨縣獲得國家小農水重點縣建設資格,作為業主,水利局將項目化整為零進行拆分,避開公開招投標,以“邀標”方式選用多家單位作承建方,光施工合同就簽了28份,最終在這項總投資1000多萬元的工程中,400多萬元專項資金被瓜分。
廣西反貪部門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從近年查處的案件看,水利貪腐一大特點就是“化整為零”。首先,項目業主通過閱讀政府部門的招投標文件確定招標“最低額度”;其次,將項目逐一分解,使得單項投資均不超過“最低額度”,這樣這些單項投資就都達不到招投標的標準,“邀標”就會順利登場;第三,以任務緊、進度急為由,將“邀標”期限壓縮至最短;第四,事先安排好數家公司進入“邀標”程序;最后,以部分驗收取代全面驗收。
反腐“籬笆墻”扎得緊仍不緊
記者多方采訪發現,部分地區基層水利系統成為貪腐高發區,系多種因素疊加所致。要有針對性地建立長效機制,進一步筑牢反腐“籬笆墻”,仍需各方共同努力。
近年來,不僅國家增加了對水利的投資,各地的投資力度也明顯加大。以河南為例,2011年、2012年全省水利公益性和準公益性項目投資分別達到102.9億元和154.5億元,兩年投資總量已超過“十一五”247.6億元的總規模,特別是2012年首次突破150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從全國來看,2012年,24個省份省級財政性水利資金超過20億元,最高的山西省達到60.8億元。
河南商丘睢陽區水利局副局長劉成宏介紹,作為基層水利部門,該局以前每年項目資金僅有不到1000萬元,近年來迅速飆升至每年1億元左右,“錢越來越多,如果監管不跟上,很容易出問題。”
陜西省水利廳一位官員指出,和別的工程項目不同,基層水利施工一是點多面廣,二是專業性較強,“以小農水為例,作為直接使用者的農民不太可能掌握整個投資情況,而從項目審計方來看,不具有一定專業知識也只能是走走過場,這些都為可能的腐敗留下了空間”。
認清形勢找準漏洞后,下一步要做的自然是有針對性地補齊制度“短板”。
河南浚縣水利局局長趙若谷介紹,為堵住招標漏洞,自2012年起,浚縣所在的鶴壁市實行搖號招投標。凡是投資超過10萬元的、設備采購超過30萬元的財政項目,除應急工程外,經過專家匿名評議,產生符合相關標準和條件的企業,之后,從招標代理、中標單位到監理公司一律公開搖號產生。“現在大家都知道找關系沒用了,從招投標到項目施工都是實實在在,既杜絕了腐敗又保證了工程質量。”
郭興全認為,防范基層涉水腐敗,一要嚴格控制相關部門的項目招投標“自主權”,避免“化整為零”情況出現;其次要建立水利項目的“長期追蹤制度”,工程驗收后,原項目單位要確保3至5年的正常運行和維護;最后,針對水利工程的專業性,還應多部門聯手治理,杜絕監督流于形式、審計隔靴搔癢的現象。(記者 張興軍 何豐倫 劉彤)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