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中國,水利工程專家同生態專家似乎已經成了天然的“敵人”。2013年有關“長江生態系統崩潰”的問題,再次引發了這種對峙。
長江,作為中國和亞洲第一大河,哺育了中華民族。而對長江的開發也在近年達到高峰---除了三峽、南水北調等大型工程,它還直接體現在金沙江等上游梯級開發問題上。
日前就長江生態問題記者專訪了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文宣。他是目前中國資歷最老的長江生態系統專家之一,也是長江10年休漁的主要提倡者。這一政策被認為是保護長江生態的最后一次機會。
曹文宣在專訪中列舉了近年來為保護長江生態而進行的一系列努力,但他評價“效果都不是很大”,具體表現在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鰭豚已經“功能性絕滅”,另一種一級保護動物白鱘已經10年不見蹤影。
此外,二級保護動物長江江豚種群數量也急劇減少:從2006年的1800頭減少到2012年的1040頭,瀕危程度加劇。
在他看來,如何平衡不同利益群體的訴求,乃是解決長江生態問題的真正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