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地調研中有關部門介紹,寶山區農村生活污水主要處置方式有地埋式土壤滲濾凈化系統、高效生物濾池系統、濕地綜合處理系統等。主要工程量為:處理農村生活污水12948戶、建設小型污水處理站612座、鋪設污水管道496公里、新建化糞池2883座、改建化糞池7035座。工程實施后,有效改善了因農村零星排污引起的中小河道水質污染,提高了寶山農村地區居民的生活品質。
從上海市近300個長期監測斷面的數據分析,申城地表水環境質量總體穩定并逐步好轉。按水環境功能區評判,全市化學需氧量達標斷面數從2005年的62.2%上升到2012年的86.5%,2012年化學需氧量濃度比2005年下降25.8%。
多年來,市委市政府通過滾動實施環保三年行動計劃,采取“截污治污、溝通水系、調活水體、營造水景、改善生態”等措施,城鄉河道水環境面貌持續改善。目前,本市已基本形成了石洞口、竹園、白龍港、杭州灣、嘉定黃浦江上游、崇明三島等六大片區污水處理系統的布局,污水管網基本覆蓋所有鄉鎮。到2012年底,本市建有53座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為701萬立方米/日,日均處理污水548萬立方米,全市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85.6%,提前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近年來,全市城鎮污水處理量正以年均4%的速度連年提高。截至2012年底,全市累計完成農村生活污水的收集處理20余萬戶,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率達到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