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實施渭河污染治理三年行動的第二年,我省通過一系列舉措,使渭河污染治理工作取得良好進展,但仍存在不少問題。昨天上午,省環保廳副廳長李孝廉在上半年陜西經濟社會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上坦承,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進度不理想,城鎮生活污水得不到有效處理成為制約渭河水質改善的主要因素。
監測數據顯示,上半年渭河干流出省潼關吊橋斷面氨氮濃度同比上升18.7%。特別在一季度枯水期,氨氮濃度出現上升趨勢,成為影響渭河水質的主要污染因子。“氨氮(氨氮是水體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對魚類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是影響渭河水質的主要污染因子,而氨氮的主要來源是生活污水和化肥企業產生的廢水。”李孝廉解釋說。
“從監測情況來看,工業污水對氨氮的排放量要低于生活污水。”李孝廉說,目前,沿渭主城區仍有約40萬噸左右的城鎮生活污水得不到處理,其中西安約20萬噸。“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加快城鎮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和提標改造。”截至上半年,全省城鎮污水處理廠總數為113座,污水處理能力344萬噸/日。“關中、陜北需提標改造的79個城鎮污水處理廠中,僅有28個已完成改造任務。”李孝廉說,污水處理廠建設升級緩慢已成為阻礙我省水質改善的重要原因。
監測數據顯示,上半年渭河干流出省潼關吊橋斷面氨氮濃度同比上升18.7%。特別在一季度枯水期,氨氮濃度出現上升趨勢,成為影響渭河水質的主要污染因子。“氨氮(氨氮是水體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對魚類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是影響渭河水質的主要污染因子,而氨氮的主要來源是生活污水和化肥企業產生的廢水。”李孝廉解釋說。
“從監測情況來看,工業污水對氨氮的排放量要低于生活污水。”李孝廉說,目前,沿渭主城區仍有約40萬噸左右的城鎮生活污水得不到處理,其中西安約20萬噸。“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加快城鎮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和提標改造。”截至上半年,全省城鎮污水處理廠總數為113座,污水處理能力344萬噸/日。“關中、陜北需提標改造的79個城鎮污水處理廠中,僅有28個已完成改造任務。”李孝廉說,污水處理廠建設升級緩慢已成為阻礙我省水質改善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