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渤海新聞網消息(劉葆、張侃、齊福臣)我市不斷創新節水理念,挖掘節水潛力,穩步推進節水型城市建設,基本形成了一套適應唐山水資源特點的節水管理體系,節水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今年,城市工業萬元產值取水量從去年的26立方米下降到24立方米,水的重復利用率由89%提高到89.5%,計劃用水率保持在97%。
我市是典型的嚴重缺水城市,人均占有水資源量為329立方米,僅占全國平均值的15%,遠低于國際公認的人均500立方米的絕對嚴重缺水地區臨界值。為此,我市始終堅持立足自身實際,穩步推進節水型城市建設。
穩步推進計劃用水管理。計劃用水是城市節約用水工作的基礎。今年,市水務局堅持總量控制、定額管理的制度,嚴密實施節水計劃編制、調整、考核工作流程,促進用水單位科學合理用水。為及時掌握各單位用水、節水情況,建立了計劃用水電子檔案,為隨時掌握各單位的節水情況,分析用水變化軌跡,指導內部節水打下了基礎。
嚴格地下水資源管理。開發使用了城市自備井管理智能監測控制系統,隨時掌握各單位用水及設備運行情況。為保證系統正常運行,市水務局加強網絡安全檢查,及時對故障設施進行維護,定期對收費管理軟件完善和升級,提高了管理水平和辦事效率。
擴大非傳統水資源利用。針對我市是產煤大市、鋼鐵大市,用水量、排水量較多的實際,加大了對礦井疏干水、污水和雨水這些非傳統水資源的治理、收集,有效地緩解了水資源緊缺的現狀。今年,城市非傳統水資源的利用量已占用水總量的30%以上。
有效開展節水技改工作。以非傳統水源利用、企業工藝用水的深度處理回用、大生活用水單位先進節水器具的更換等為重點,督導和鼓勵用水單位自籌資金進行節水技術改造,不斷提高水資源的使用效益。今年,已有8家單位完成了節水技術改造,其中,鳳凰山公園投入資金100多萬元,修建了利用礦井疏干水做景觀用水工程,年可利用礦井疏干水7萬多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