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疏解、水資源短缺、交通擁堵、垃圾處理、節能減排……北京市發改委昨天發布《“十二五”綠色北京規劃》,從綠色布局、綠色出行、綠色生產、綠色消費等方面勾勒出未來五年的生活圖景。值得一提的是,報廢汽車與家電、廢紙、工業建材等,以后都不是當垃圾看待的,而是要作為“城市礦產”重視起來。此外,階梯水價、菜籃子無公害處理等老百姓關心的問題,都被白紙黑字寫進了規劃里。
2014年“喝”上南水北調水
規劃:
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大力發展民生水務,不斷深化水務改革,高標準建設節水型社會,打造中國特色的水務發展模式,夯實首都綠色發展的基石。
解讀:
海水納入水源供應名單
“水資源極端緊缺”,市發改委負責人坦承這是京城的基本水情。“人多水少的矛盾日益突出,缺水將是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瓶頸。”這位負責人表示,本市提出了“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確立用水總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
“海水淡化”離首都百姓也不遙遠了,因為它已正式納入首都水源供應戰略。規劃提出要積極做好海水淡化前期準備工作,盡早具備啟動建設條件。
“十二五”京城將能“喝”上南水北調水。南水北調的市內配套工程建好后,可確保2014年具備10億立方米/年的調水能力。此外,河北繼續實施河北省水源應急調水支援首都。